Ⅰ 第二节脊椎骨在什么位置
第二节脊椎叫“枢椎”(英文标记为C2),即第二颈椎,它与第一颈椎“寰椎”(C1)共同构成“寰枢关节”,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构成联合关节,使头能作多轴运动,即能使头作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
如下图:
Ⅱ 最全的人体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
1、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2、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穴”、“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又称作“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3、《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疏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
(2)脊椎末梢是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头颈部的穴位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2、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Ⅲ 问一下关于脊椎骨的问题,是不是脊椎骨越坚硬,就越不容易瘫痪
椎体的硬度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骨质里面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是按比例形成的,婴幼儿有机质较多,所以柔韧度较好,老年人无机质较多,骨质较脆。一味的追求硬度(比如:石骨症,硬度增加了,脆性也增加了,更简顷昌容易骨折)。
图片里凸出来的骨头是骨头,他是椎体后面的棘突,是椎体的附件,乎物前面圆柱状的骨质是椎体,椎体与棘突间所围成的腔就是保护脊髓的椎管,伸出来的褐色东西是神拦扒经根(真正的神经根不是这个颜色,这个只是模型为了区分采用这个颜色)。
Ⅳ 脊椎的L3.L4在那个位置
L3,L4就是第三、第四腰椎的意思。如图: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4)脊椎末梢是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腰椎腰1、腰2、腰3的位置在人体的后腰部正中线上,通常位置确定需要根据胸12的具体位置,找胸12之前需要先找到第12肋骨的肋骨头。
肋骨头位置大约在腰部与背部结合处,正中线旁开5-6公分左右的位置,能够摸到肋软骨头,肋骨头确定之后顺着肋骨就可以找到第12胸椎,触摸到胸椎棘突之后往下一个就是腰1椎体的棘突,再往下一个是腰2椎体棘突,再往下是腰3椎体棘突,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