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元大都遗址在哪
元大都土城遗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北土城路南侧和西土城路西侧。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长28.6公里,四隅建角楼,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城墙基宽2.4米,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元后期又于各门外加筑瓮城。明筑北京城时,将北城墙南移5里,使北部土城废弃,成为遗址。今遗址尚存约12公里,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的遗迹,是规模最大、最能反映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方位的重要历史遗迹,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Ⅱ 北京的元大都在哪里
元大都在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2号;元大都城垣遗址在北京市朝阳区健安东路。
元大都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北京元都市长垣遗址公园分为海淀段和朝阳段。它有十多公里长。它是北京市区最大的带状公园。它集文物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休闲旅游于一体。
(2)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元代大都的名称,在源自汉语的“大都”之外,还大概源自畏兀儿语的Khanbaliq,khan是汗,baliq是城市,Khanbaliq就是汗之城,音译为“汗八里”或“汗八里克”。
这个词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各种西文译本里有两种拼写形式,Cambuluc和Kanbalu,所以这两种形式都常见于当时的西文文献。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蒙古人只说“大都”、“上都”,Khanbaliq这个词可能并不为蒙古人所用,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蒙古语词汇。汗八里是包括畏兀儿在内的突厥语和伊朗语各分支语言人群所使用的,他们甚至到明代还用汗八里称呼北京。
后来元朝北撤,蒙古人仍然保留着对大都的记忆和怀念,并继续用“大都合托”(Dayi Qota)一词来称呼明朝都城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元大都
Ⅲ 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
元大都遗址,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名汗八里城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
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50平方千米。城墙为夯土筑造,有城门11座。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稍南,东西城墙即明清北京内城东西墙,北城墙在今北四环路一带。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为扁长方形。城中部有南北纵贯的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御苑区,西部是兴盛宫、隆福宫、太子宫组成的宫殿群。东部为宫城,大部与今故宫重合而略偏北。宫中前朝大明殿(今故宫后三殿)、后朝延春阁(今景山下),采用宋元时通行的“工”字形台基。元大都的中轴线起自外城的丽正,经纵贯宫城的南北大路,尽于大都城中心的大天寿万宁寺中心阁,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同。
在元大都的东北部发现街道遗迹,在南北向主干大街东西两侧,等距离地排列着许多东西向胡同。今北京内城从朝阳门(元齐化门)至东直门(元崇仁门)间排列的22条东西向胡同,就是当时的旧迹。大都城有3个大的市场,即海子北岸至鼓楼一带市场,今西四丁字街一带市场和枢密院角头(今王府井大街至美术馆) 市场。
元大都有两个供水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范围稍大于今太平湖和什刹前、后海),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在元大都城址上发现了3处水涵洞遗迹,是向城外泄水的设施。文献记载这样的水涵洞有7个。城内大街两旁有排水渠,是石条砌筑的明渠,通过大街时顶部加盖石条。
元大都是在荒野上平地起建的,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规范。它三重城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有九经九纬的街道和标准的纵街横巷制的街网布局,成为宋以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总结,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大都在规划中还注意促进商业的发展,并有发达的给排水系统和完善的军事防御、对内监督设施。在当时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
Ⅳ 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哪里
元大都遗址,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名汗八里城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
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
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
元大都遗址概况
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
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的偏东部,全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导,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物以瓷器为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元大都遗址
Ⅳ 着名的元大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着名的元大都是今天的北京。
今北京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因同在元大都和明北平城内,所以改动不大,至今仍多保留元大都时期的格局。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元朝统治疆域十分广阔,作为京师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口多,商业经济十分繁荣。
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在风水上还有一种含义。南为阳,北为阴,故大都南垣取阳,辟建三门,北门就阴,只设二门,此即大都城北墙只开二门之缘由。
(5)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蒙古帝国实行诸子分封制度,其中今日蒙古本土及中国大部地区被称为大元帝国,或元朝。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来已分裂,演变成为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国)以及位于其西部的四大汗国,其中元朝包括今日蒙古本土及中国大部地区。
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在1264年忽必烈在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决定把迁都至燕京地区。
燕京地区当时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自1215年5月31日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其城内宫殿多被拆毁或失火焚毁,而且其城市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
1215年蒙古攻占金中都后改名为燕京。1264年八月,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67年决定迁都位于中原的中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
Ⅵ 元代于1267年迁都于中都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
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
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
(6)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元大都城是元太祖忽必烈用18年时间建成。大都城的城墙共 2.8万余米,用土夯筑而成。元大都城的兴建,选址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外,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础。它的规划设计继承了我国历代都城建设的传统。元大都城垣的最北部分,在明初北墙南移时,遗存城外,俗称土城。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淀段,以成功地解决文物保护、园林绿化、污水截流等问题获得200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全长4200米,宽100米至160米,总面积47万平方米。
Ⅶ 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哪里
位于北京市。
元大都遗址,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名汗八里城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
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的偏东部,全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导,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物以瓷器为主。
(7)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元大都是在荒野上平地起建的,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规范。它三重城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有九经九纬的街道和标准的纵街横巷制的街网布局,成为宋以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总结,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大都在规划中还注意促进商业的发展,并有发达的给排水系统和完善的军事防御、对内监督设施。在当时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
在元大都的东北部发现街道遗迹,在南北向主干大街东西两侧,等距离地排列着许多东西向胡同。今北京内城从朝阳门(元齐化门)至东直门(元崇仁门)间排列的22条东西向胡同,就是当时的旧迹。大都城有3个大的市场,即海子北岸至鼓楼一带市场,今西四丁字街一带市场和枢密院角头(今王府井大街至美术馆) 市场。
Ⅷ 元大都遗址的简介
地理位置: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北京市。年 代:公元1267年~公元1368年。发掘年代:1964年。简 介: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的偏东部,全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导,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物以瓷器为主。意 义:元大都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元代都城的布局、结构及风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Ⅸ 元大都遗址公园在什么地方
北京,横跨海淀区、朝阳区,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呈狭长带状,全长9公里,公园中“蓟门烟树”、“大都建典”、“古垣新韵”、“大都盛典”和“龙泽鱼跃”五大节点把朝阳段和海淀段连接起来,从西到东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发展脉络。
(9)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主要景点:
1、双都巡幸
“双都巡幸”景区是公园的最西端,在建德门桥东侧。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忽必烈正式在燕京设立都城,并改名为“中 都”,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又将其地位提升称为“大都”。
当时在草原上有另一个政治中心为开平府,称为“上都”。这种两都 并立,是元代政治统治的特点之一。
2、蓟门烟树
指的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这段城墙为夯土构建,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蓟门烟树所指一段城墙遂遭荒废,在夯土城墙的遗址上树木生长,遂称蓟门烟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