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亳和毫怎么读
亳:声母是【b】,韵母是【o】,声调是第二声。
毫:声母是【h】,韵母是【ao】,声调是第二声。
一、亳
拼音:bó
部首:亠
笔画:10
繁体:亳
基本释义:
1、亳州,地名。在安徽。
2、商汤时都城。
相关组词:
亳殷、景亳、南亳、三亳、亳宫、东亳、二亳、亳桐、西亳、亳社、北亳、亳王、亳州话、亳丘子
二、毫
拼音:háo
部首:亠
笔画:11
繁体:毫
基本释义:
1、细长而尖的毛:狼~笔。羊~笔。
2、指毛笔:挥~。
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二~。
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不足怪。~无头绪。
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米。~升。~克。
6、计量单位名称。
7、货币单位,即角。
(1)亳怎么读扩展阅读:
组词解释:
1、丝毫
造句: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着你;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没有丝毫要求。
解释:极小或很小;一点儿:~不差。
2、毫毛
造句:雷霆行动连科尼的毫毛都没抓着,因为他的淫威已经日渐向西。但乌干达和穆塞韦尼却借此成为了中非大部的实质军事领导者。
3、秋毫
造句:西莫潘尼克的母亲曾经说过一句极有见地的话:不要屈从于任何微小的事物,哪怕是秋毫之末;否则,不论你多么不屑一顾,都会受制于它。
解释: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无犯;明察~。
2. 亳怎么读音是什么
<名>
古都邑名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县名(亳县,在安徽)
亳bó
①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1)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传说汤曾居于此,又名南亳。《史记.殷本纪》:"汤始居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2)在今河南商丘县北,传说诸侯拥戴汤为盟主于此,又名北亳。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汤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北)。"(3)在今河南偃师县西,传说汤攻克夏时所居,又名西亳。《汉书.樊哙传》:"从攻秦军,出亳南。"颜师古注引郑玄曰:"亳,成汤封邑,今河南偃师汤亭是。"参见"三亳"。
②汉亭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③古国名。故址在今安徽省亳县。
3. 亳这个字怎么读
亳(bó 同“伯”),中国古都名,先商及商朝的都城,故址位于今河南商丘。
〔~州〕地名,在安徽省。
4. 亳怎么读
亳
bó
(1) 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
(2)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3)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4)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5) 县名(亳县,在安徽);(~州)地名,在安徽省。
5. 亳 字 广州音怎么读啊
亳
bó
(1) ㄅㄛˊ
(2) 〔~州〕地名,在安徽省。
(3) 郑码:SJMH,U:4EB3,GBK:D9F1
(4) 笔画数:10,部首:亠,笔顺编号:4125145315
亳
bó
〔名〕
(1) 古都邑名 。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
(2)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3)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4)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5) 县名(亳县,在安徽)
6. 亳字拼音怎么念
亳
拼 音 bó
部 首 亠
笔 画 10
五 行 水
五 笔 YPTA
详细释义
〔~州〕地名,在安徽省。
相关组词
亳宫 北亳 西亳 东亳 亳殷 二亳 南亳 三亳 亳王 亳社亳丘子
7. 亳字怎么读
亳
拼 音 :bó
部 首: 亠
笔 画 :10
五 笔: YPTA
释义 :〔~州〕地名,在安徽省。
8. 亳字怎么读的
bo二声
9. 亳怎么读
亳bó〔亳州〕地名,在安徽省。
10. "亳州"中"亳"的读音是什么
亳州读音是【bó zhōu 】。
释义:1.姓氏2.古代地名〔南亳〕与〔北亳〕在河南商丘, 〔西亳〕在河南洛阳。3.当代地名〔亳州〕,在安徽省。
毫州为亳州(bó zhōu)的误称,很多人看到亳州(bó zhōu)都把“亳(bó)”当成“毫(háo)米”的“毫”字,两字仅一笔之差,而且极为相近,“毫(háo)”比“亳(bó )”下多一笔,一为“毛”,一为“宅”去掉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