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浅谈曹植《美女篇》
我们去品读一份优秀的文学作品时,要试着深入挖掘它的深层涵义,通过作品辐射整个时代。
曹植,又名曹子健,建安七子之一 。他也是李白笔下:“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少有鸿鹄大志,曾以《白马赋》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着名批评家钟嵘评论他的诗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致、体被文质。尽管在文学上成就斐然,然而他并未完成政治上的宏愿。最终他的弟弟曹丕称帝。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他性情过于狂放易导致选才用人方面的弊端。如此看来,曹操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说到曹丕,他提出的“文以载道”思想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具有启蒙意义。一篇好的文章并非是无用噱头或者是娱娱乐品,它应是文质兼备的。此外,他开还创了七步诗。诗歌题材的开拓是颇为重要的,因为中国长期被儒家文化所熏陶浸染着着。而开拓一种新题材,无疑不是给僵化的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中国文学有一个方面总是被世人所诟病,那就是文章多无病呻吟、文章无实际内容。 同样一篇好的文章是要讲究精雕细琢的,在文章尤其是诗歌方面对仗与押韵方面也应当考虑。延伸到了诗歌那么来谈谈诗歌吧。诗歌主要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七言律诗更考验诗人的功底,因为它在韵脚和对仗方面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由此看来,杜甫和李商隐的诗歌的确成就很高 。而李白陶渊明等人则相比较而言缺少了那一份精雕细琢。谈到诗歌必谈风骚,其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我们分开来看:诗经中所提倡的赋比兴对当今的中国文学依旧有深刻的影响。就拿这篇文章来说,赋:即为叙述文章,文章通篇用比,而兴这个手法影响了数千年来文字创作者的写作风格:含蓄婉转。
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诗为:《蒹葭》,这首诗被王国维评价称:“最得风人深致。”这首诗在高中也学过。老师说会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曾经的我以为这只是一篇单纯表达男女之间爱恋之情的诗歌,但其实它是中国第一首朦胧诗。也就是说它想要表达的情感是朦胧不定的。读者只能自己去臆想自己去猜测。自古以来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众说纷纭 ,认可度最高的则是朦胧说:此伊人非美人。它象征着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有些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的美好。老师用:“花开未全半未圆”来表达这种美好的心境。诚然,我们所向往追求一样事物往往是期盼的过程最值得我们怀念。而当我们正真得到这件事物时,心中那份热忱却也逐渐变淡了。而骚体,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屈原。但其实在那个时代骚体写得最出众的并不是屈原,而是屈原的弟子:宋玉。然而中国人讲究名族气节。因此在我们受到的教育中,倾向性地将屈原列为骚体第一人。
中国在如此悠久之前就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明。突然联想到帕斯卡的那句:“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正真的文化不会被历史所淹没,它会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中不断沉淀、不断焠炼。
此外,还说到了曹植的《洛神赋》。古代的人们因为思想还未开化,信奉河神。“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其文字可谓精雕细琢、字字珠玑。扯远了。还是继续来聊聊曹植吧。钟嵘在《诗品》中把曹植的父亲曹操的诗分为下品诗。因为曹操诗歌中写实性过强。东汉末年可谓一个彻底的乱世,外族入侵中原地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里曹操又怎能写的出那种精雕细琢的文章呢?这是不现实的。曹植天资聪颖,从小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却也在后期郁郁不欢 ,写出《美女篇》以盛年不嫁的美女自喻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愁苦之情。
阅读一篇作品时,读者的阅读不能浮于表面。应当深入作品本身,通过一个作者的作品折射整个时代的发展轨迹。读书是令人身心愉悦的一件事。仿佛明白了“生命被革新、灵魂被填满的心境” 。希望自己是保有阅读习惯的,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观与认知体系。
写于二零一七年11月18日
9.57am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