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古代玉器(阴刻线)有横纹的吗(螺旋纹)
我认为是有的,下图是我手头的一个双面工玉佩(不确定),正面是凤凰背面是绞丝纹。
两个图片是拍的绞丝纹阴刻线,非常明显的横纹。
我另外还有一个很小的玉印章,两个篆体字阴刻线也是类似横纹,供大家借鉴。
图二:绞丝纹阴刻线右侧螺旋纹
B. 古代人是怎么雕刻玉器的
古代人雕刻玉器图解如下:
一、捣沙研桨
看图片,站着的玉工用手拿着杵,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细碎。另一位玉工坐在凳子上,面前放了一个仿佛炒菜锅样的大筛子。筛子的底有细洞,能够让细小的石沙漏下去,粗沙就留在筛子中,这样就能够把石沙依照颗粒大小分类。
院子里还有木桶、木盆、和毛刷,是将筛好的沙再用水泡着,泥巴之类的杂质就会随着水漂流出去了。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石沙。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叫【解玉沙】、【磨玉沙】。
C. 战国时期平雕玉器的立面是什么样子
在高古玉器艺术的长河里,自红山、良渚、齐家到战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而在当下人们钟情和乐道的唯战汉独尊,则有失偏颇,当然战汉玉器做工犀利、纹样俊逸潇洒,堪称经典,但在约八千年的中国玉文化遗产中,各个时代的玉器串起了中国独有的、连续不断的玉文化文明史,每个时代都有其光彩夺目的艺术魅力。譬如以商周玉器为例,在考古发见出土的如殷墟妇好墓、陕西宝鸡强国墓地、长安张家坡、甘肃灵台百草坡、山西曲沃北赵晋候墓地、以及各地博物馆所藏商周玉器中,既有《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王室皇家礼器,亦有众多精美的动物造型象生玉器,均表现了商周精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文化艺术。所以商周玉器是高古玉收藏者孜孜以求的珍贵品。
下面以我收藏的两件片状双胞胎平雕凤鸟佩半成品,解析商周玉器的琢制工艺与同好共鉴赏。
两件片状凤鸟玉佩为和田青玉生坑品,铁锈红和褐黄色沁,为同一块较厚半成品线切割分解所琢制,正因为是半成品,使琢制过程以及器物上留存了众多的痕迹,才更直观的观察到其琢制手法和工艺。是学习和鉴别商周玉器不可多得的样品标准器。
两件凤鸟玉佩为片状双面雕,凤鸟高冠、臣字眼,内钩喙、背有扁方形扉脊六个、凸腹、圆弧形内钩爪、三角形尾羽翘出,以双阴挤阳和斜刀一面坡手法琢刻冠羽和翅羽纹饰,表现为站立姿态,形象生动而富有动感(形态见图像)。
规格:64*31*7㎜、67*30*8㎜
商周琢制玉器片状平雕者要比圆雕为多,从而创造性地“对剖开片”工艺技术造就了商周琢制玉器的一大特点。 “对剖开片”,其主要工序,是在一件经过毛坯开片、琢制完成基本造型轮廓的片状厚体半成品之上,从纵向面进行切割,以分剖出两件或更多相同造型的较薄半成品玉器。
采用“对剖开片”,节省了工时,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玉料损耗,是古人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 “对剖开片”即诸如玉璧、玉璜等片状玉器,多数是在厚体坯料基础上线切割分剖而成。此后历代由“对剖开片”工艺制作的玉器屡见不鲜,留下了很多造型相同、成对出现的玉器。
此两件玉凤佩是在轮廓成型后线切割“对剖开片”一分为二,两件半成品玉凤佩规格大小、外形轮廓基本相同,犹如一对双胞胎。
所谓线切割,就是以不同材质(利用植物或动物的皮、筋等)的绳索作拉锯状带动加水解玉砂进行切割,会在切割面留下直或孤形切割线痕;由于是手工操作,也会造成对切偏移在器表留下台阶状痕迹。
缺憾的是手机拍照尤其没有微距图片,没能清晰逼真地反映出实物的细节,使直观性降低,只有缩放图片稍可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