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漫美女 » 美女教授讲苏东坡视频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美女教授讲苏东坡视频

发布时间: 2022-12-10 04:36:07

Ⅰ 《康震评说苏东坡》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af3QJAAekBy4bwTxDp68Aw

提取码:wj97

书名:康震评说苏东坡

作者:康震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8-1

页数:249

内容简介:

《康震评说苏东坡》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对一代诗人苏轼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进行了精彩的讲述。

作者简介:

康震,1970年3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等学术着作、教材多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参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

2005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Ⅱ 苏轼简介

这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这是一个活得精彩的真心英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近一千年的时空当中,感染、感动着他身边周围、生前身后无数的人。

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命,在未来将会以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人生,影响着世间的人们。而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一部美妙的大片一样,自始至终震撼和撞击着每一个走进他的看客。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自觉深受其父影响。母亲程氏是当地的大家闺秀,苏洵游学在外,程氏在家中主持家务,教育子女。她对苏轼兄弟要求很严格,亲自教他们读经史等书籍。不仅教其识字,更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据《宋史》记载,一次,苏母教苏轼兄弟读《后汉书》时,读到了《范滂传》,苏母为范滂母子不畏暴,为了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不禁放下书来,喟然叹息。年幼的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假若没苏洵的发奋读书,没程氏的言传身教,也许就不可能苏轼幼年承受的良好家教,不可能年未及弱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不可能其刚直不阿的人品,更不可能日后的文学大家、士林领袖。

苏轼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最高分”,拥“全民偶像”的殊荣。

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1057年,即嘉佑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后与士林领袖欧阳修、范镇等结为忘年之交。欧阳修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欧阳修这句话中提炼出来的。苏轼就此步入当时中国最顶尖学者行列。

苏轼人才了得,其弟苏辙亦不遑多让,苏轼曾评价他弟弟说天下饱学之士才智能与其相匹敌的为其弟而已。他门下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誉满天下。朋友中欧阳修、范镇、赵忭、司马光、王安石都是政坛及文坛的双料领袖,道潜、佛印、参廖均为名重一时的得道高僧。三任妻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虽然秉性各异,但都不失为贤内助,伉俪情深,早为世人传诵。苏轼之幸,世人瞻望。

再来看看苏轼的头衔吧。苏轼,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天下第行书”《寒食帖》即为苏轼所写,第一为王羲之《兰亭集序》,第二为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画学文同,善画枯木、怪石、墨竹,论画主张神似,“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哲学方面,是当时“关学”、“洛学”、“蜀学”中“蜀学”的代表人物;史学方面,也颇见地。着《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当中写了2700多首诗,三百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计将近一万首篇”(语出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苏轼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经几起几落,生死未卜。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他的经历中,似乎多了几分坎坷与折磨,但是也许恰恰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独特而鲜明的魅力。当我们回望他六十六年(虚岁,实为六十四年的人生,就会发现,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完美地结合在苏轼的身上,连绵千年,依然余音绕梁。

苏轼是当时公认的“大宋第一才子”,仁宗皇帝曾遗言“苏轼、苏辙两兄弟,是我为子孙准备的两位太平宰相”。但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几起几落,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黄州团练副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杭州知州、颍州知州、扬州知州、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等职务。“乌台诗案”险些丢了性命,晚年更是被发配到惠州(今属广东、儋州(今属海南。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他锐意改革,但从不莽撞突进,所行政策从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每一任期都颇政绩。在凤翔任通判,为安置流民,他不惧太守反对和朝中官员恶意中伤,私放官粮、租赁土地、修建新村;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为救治弃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孤儿院;在杭州任知州,瘟疫横行,为了抵制奸商恶医哄抬药价、见死不救,他又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立医院,而后更西湖苏堤造福后世;在儋州任琼州别驾,当地百姓目不识丁,病不求医反诉诸神灵,他效法孔孟,传道授业,此后才海南的第一位进士符确。

苏轼为人刚直,从不趋炎附会。他与王安石、司马光是挚友,但见其执政方略或太过冒进误国误民、或太过保守不合时宜,他勇于直言,数遭贬谪亦不以为意。苏轼谈过他的为官之道“做小官时,想大事;做大官时,想小事。做大官时不忘小民,做小官时亦不忘社稷。”

提起苏轼人生中的变故,“乌台诗案”是不得不提的。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详见余秋雨《山居笔记》中《苏东坡突围》篇)自此,苏东坡进入了他创作生涯的最高峰。余秋雨先生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 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达者。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僧友道潜曾修书劝他保重身体以免客死他乡,但苏轼回信说他在惠州很好,又说京城每年也会死很多人,他在惠州就像是游方的高僧一般自在逍遥。苏轼晚年曾做过一首自嘲诗“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身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人这般评价“一生的心境,一生的成败,都在这里了,这样的传奇,几人能够?”这就是我们熟悉和喜爱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大江东去”、“日啖荔枝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东坡。

苏轼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他既写诗、填词、作文章,也挥汗弯腰种过田,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是一个真诚、纯粹得让人心碎的人,一个得到了最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喜爱的人。

后记:此文仅是抛砖引玉,苏轼的一生远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详尽的,如兴趣了解更多,可以去看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百家讲坛康震教授讲述的《唐宋八大家之苏东坡》,或者陆毅主演的电视剧《苏东坡》。

Ⅲ 康震讲苏东坡的第一张和第二章叫什么名字

康震讲苏东坡的第一张和第二章叫什么名字

答:第一章 少年成名

第二章 步入仕途

资料:《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着,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对一代诗人苏轼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进行了精彩的讲述。

Ⅳ 《苏轼》第七集天伦之乐

【画外音】:“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谁,让苏轼如此魂牵梦绕?“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又是谁,让苏轼这般悱恻缠绵?自古风流才子总要配多情佳人,那么,苏大才子将会与家人唱出怎样的欢歌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继续带您走进苏轼,解读苏轼家庭生活之《天伦之乐》。

  在前面的系列讲座中,康震老师带领我们走近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苏轼,跟随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带给我们的积极与无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分专题来探讨苏轼人生的各个侧面。苏轼做为中国古代一流的才子和文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家庭生活历来备受人们关注,那么,苏轼究竟拥有怎样的家庭生活?流传千古的悼亡之词“十年生死两茫茫”究竟为谁而做?这期间,又寄托着苏轼怎样的哀思与惆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将带您走进苏轼的家庭生活,为您精彩讲述百家讲坛系列节目苏轼第七集“天伦之乐”,敬请关注。

【康震】:他的第一位夫人王弗,跟他是同乡,都是眉山人,她比苏轼呢小三岁,结婚的时候苏轼十八岁,她十五岁。她给苏轼生的儿子叫苏迈,是苏轼的长子。根据苏轼给王弗所做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的记载,苏轼对王弗的评价很高,主要有两点:第一说她夫人“敏而静”。就是非常的聪敏,同时呢又不事张扬。第二是什么呢?叫“有识”,有见识。为什么有这两个评价呢?在这篇墓志铭里面,苏轼展开了一个漫长的回忆。刚结婚的时候,苏轼其实啊不大看得起他这个妻子,觉得他这个妻子没什么文化,十五岁嘛,还是个小女孩,就在家里做做家务,伺侯伺侯公婆,足矣。后来这种看法有转变,为什么呢?有时候苏轼在读书的时候,在温习功课的时候,她这个夫人在旁边,静静地做针线活儿,也不吭声。苏轼虽然聪明,可是有时候背书背着背着也有卡壳儿的时候啊,哎,有那么几次一卡壳想不起来了,她这个夫人在旁边悄没声儿地给他提个词儿,悄没声儿地提个词儿,提完词儿之后,就接着做她的针线活儿。哎?这苏轼觉得很奇怪,她给我提词儿?指着满屋子的书,挑了几本书就问她。没发现这个夫人,全都能回答上来,呃唷,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娶了一个特别有文化,特别有知识,特别聪明,特别有智慧,但是又不吭声的这么一个好妻子。这是苏轼对他的夫人呢,在认识上一个很大的转变,不是个笨丫头,是一个聪明女孩,可是问题在哪儿呢?苏轼自以为现在对夫人有了新的认识,他错了,他夫人对他的认识比他对他夫人的认识要深刻得多。王弗对她这位少年天才的丈夫早就心中有数了。他有文化,他有知识,天下的才子。可是有一样,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不会待人处世。他夫人就发现这个人啊,能分得清什么是好文章和不好的文章,分不清什么是好人和坏人。他做了官以后家里边经常来朋友拜访他。哎,王弗呢经常躲在这个屏风后边儿细细地听,这个苏轼跟这客人怎么说话。有一天哪,一个来访者走了,王弗从这个屏风后面出来就跟他说,这种人你跟他浪废什么时间啊,你看他跟你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标准,说话总是模棱两可,你想怎么说,你有什么意见,他就迎合你。象这样的人,你不要跟他交往,不要跟他说话。苏轼说是是是,但是可能是有点不以为然,心中说,官是我做,又不是你做,对不对?有一次,来了一位,这位是个见面熟,一见苏轼之后简直就跟老朋友,显得特别地亲密,什么话好听就给苏轼说。走了以后啊,王弗就出来说,这样的人就不能跟他交朋友,属于什么呢?来得也快去得也快。那么夫人的话到底应验不应验呢?在给夫人写的墓志铭里面,苏轼非常惭愧地回忆道:每次夫人都说对了,他不能不服这夫人的判断力比他要准确。所以你说这有时候这事很奇怪,你说苏轼,是当代的大才子,一流的文人,很关心天下的大事。她的夫人有文化,但是比不上他,只关心身边的小事。问题在什么地方呢?生活当中没那么多大事,基本上是由小事组成的。所以苏轼基本上在这类问题上都得听他夫人的。夫人经常告诉他说:现在你的父亲不在你的身边,可没人成天提醒你,你自己做事情一定得慎重。所以苏轼的这个第一位夫人王弗,是一特别聪敏,特别有智慧,特别精明的一个女性。

【画外音】:王弗嫁给了少年天才的苏轼,在多年的生活中,王弗曾经陪伴苏轼红袖添香,熬过了寒窗苦读的寂寞,也曾经历了苏轼春风得意、感受金榜题名的风光,他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不仅仅是一对少年夫妻,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伴侣。然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由于身体抱病,王弗不幸于北宋英宗治平二年病逝于京城开封,年仅二十六岁。王弗的早逝,带给了苏轼巨大的伤痛。那么,才华盖世的苏轼将会唱出怎样哀怨缠绵的挽歌,来悼念这位亡妻呢?

【康震】:他夫人去世了以后,苏轼的父亲跟他说,说你这个夫人跟你是同患难的,将来一定要把她和你的母亲埋葬在一起。苏轼在过了十年以后啊,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历尽了宦海的风波,有一天晚上他作梦,梦见了他的这第一位妻子王弗,非常地感伤,写下了很着名的一首悼亡词《江城子》。这词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应该说十年的阴阳隔绝,都没有能够断绝苏轼对他这第一位妻子的深情厚谊,为什么呢?你看他在这词里面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夫人远葬在了眉山老家,再也无法跟她相见,多么地凄凉。而他自己现在要找一个可心的人,知心的人,把现在心中的苦闷讲给她听,没有了,再也不会有人有意地躲在屏风的后面,听到他和客人的谈话出来劝他两句,没有了。这个时候如果他跟他的夫人再见面,他已经变了样子了,再也不是十年前那个翩翩少年,而是一个尘满面、鬓如霜的中年人。这些年的宦海的风波,这些年在仕途上的种种的不顺利和坎坷,都一次又一次地让他想起、他的妻子是多么地宝贵。所以在晚上他做梦的时候,梦到了他妻子永远地留在他脑海当中的,就是那个小轩窗、正梳妆的妙龄的妻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见了面之后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不停地哭、不停地哭,为什么呀?千言万语都说不出来,这些年互相之间的彼此的思念。这个伟大的词人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描写一种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的时候,却往往能够使用异乎于常人的艺术的手段,使得阴阳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却从而更加容易拨动我们内心那个非常脆弱的心弦。“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当明月再一次地照到那一片松林的时候,照到了你的坟茔之上的时候,我禁不住再一次地流下了眼泪。所以苏轼他可以写“大江东去”这样超迈的作品,同时他对于那种非常微小的、非常细微的男女之间的恋情,男女之间的相思的这种感情,也写得非常地动人。所以总的来说这第一位夫人王弗,在苏轼的心中是什么呢,是聪明的、是智慧的,而且给他留下了长久的、多情的回忆。

【画外音】:原配夫人王弗的早逝带给了苏轼巨大的哀恸,那么,在以后的岁月中,谁将为苏轼续写生命的乐章,成为续弦夫人?她和王弗相比又有哪些不同?苏轼对待她,又有怎样的情感呢?

【康震】:他的第二位夫人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轼要小十一岁,二十一岁那年嫁给了苏轼,也就是说苏轼在三十二岁那年娶了这个王闰之。他给苏轼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苏迨,一个叫苏过。王闰之跟他这堂姐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她没有堂姐那么聪敏、那么智慧、那么精明,但她非常地温柔体贴。她去世的时候也只有四十六岁,苏轼在给她写的这个墓志铭里边,对她有两个评价,第一个是“ 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这评价很高。她做母亲做得最好。对她堂姐留下来的这个长子苏迈,她看待他就好象是自己的儿子一样,对三个孩子的爱完全是平等的,一样地深厚。这是第一。第二说什么呢?说“得失如一,随遇而安”啊,王闰之跟王弗不一样,因为王弗去世得很早,当时正是苏轼还没有完全在仕途里边展开翅膀飞翔的时候。王闰之不一样,她跟随了苏轼二十六年的时间,经历了什么呢?经历了苏轼在朝廷里边做官,后来怎么样呢?又被贬到黄州。后来又回到朝廷做官,经历这么好几个阶段,起起伏伏,那么她跟着苏轼的时候毫无怨言,而受苦的时候她没有怨言。但当苏轼回到朝廷发达的时候,她也没有那种耀武扬威,始终保持一颗很平常的心态。苏轼在这一点上对她评价很高,而且她对于维持苏轼这个和谐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王闰之肯定没有她姐姐那么聪明,这是可以肯定的啊,比如说吧,我们知道苏轼在湖州的时候,不是被那个朝廷的官员抓走了吗?后来苏轼给他的朋友文彦博写的信里面说,说了什么呢?说他被抓走了以后啊,王夫人非常愤怒,把苏轼写的那些书稿啊、诗稿都拿出来说,写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处?几乎把我们全部都吓死。“嚓”打火机一点,火柴一点,就全烧了,所以等到后来苏轼回来之后,一查发现“十亡其八九矣”,烧掉很大的一部分。但你也不能怪她呀,就是什么呢?她这个王闰之啊,她是一个非常温柔的非常体贴的很多情的这么一个夫人。但她受不起这种政治风浪的惊吓。他的夫人(王闰之)去世的时候,苏轼非常难过。因为这个王闰之啊,陪伴他的时间特别长。他在这个祭文里面写道“ 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说你去世了以后再也没有人站在门边迎候我回家了,再也没有人去照顾我们的田园了,呜乎哀哉我非常地难过呀,为了你,我流干了我所有的眼泪。对于王闰之,苏轼也是无比地留恋,表达出一种非常深厚的感情。

【画外音】:王弗、王闰之姐妹俩,先后陪伴苏轼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岁月,王弗的聪敏智慧,帮助苏轼走向成熟;王闰之的细心照顾带给了苏轼最温暖的体贴。但是,在苏轼的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位值得书写的女子,她的出现,完满了苏轼风流才子和多情美人的传说。她的存在,丰富了苏轼洒脱不羁的人生。那么,她究竟是谁呢?

【康震】:在苏轼的情感生活里,还有一个人也很重要。就是他的侍妾朝云。这朝云哪他要比苏轼小二十五岁,原来是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那时候朝云才十二岁,收进来的一个小妾。她跟苏轼在一起生活了二十三年。关于朝云哪,民间的传说很多了,应该说苏轼关于朝云,所留下来的文字,是最多的,纪念朝云的文字,也是最多的。他给朝云有两个评价,两句话,一个叫“敏而好义”,一个叫“忠敬如一”。敏而好义是说什么呢?就是说朝云不但很聪颖,而且具有丈夫一样的义气。忠敬如一,是对我,对我这个家,始终保持一颗忠心,换句话说,她做为一个侍妾,她所应该给(这个)家庭承担的责任,远远其实不应该是那两位妻子所承担的那么重,但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来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在北宋的时候,士大夫啊他可以招很多这样的歌妓和侍妾,她们并没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要为这个家庭付出什么。那么原来可能有一些召进来的这个歌妓啊,她们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有客人来了之后跳舞啊,或者给他们敬酒啊,但是如果这个家庭败落了,很多这样的侍妾都离开了家庭。但是朝云没有。朝云曾经给苏轼还生过一个孩子,叫苏遁。但是呢很快夭折了,这件事情对朝云的打击非常大,但是她也没有离开苏轼的家,包括苏轼被贬到惠州,过着非常窘困、非常艰难的生活的时候,朝云都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他身边。那么我们说,朝云跟前边两位夫人,有什么不同呢?有很大的不同。朝云应该说,在苏轼看来,更多的象是他的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有一天下午啊,这个苏轼在院子里散步,当时正是暮春时节,阳光普照,很舒服,家里边的人都忙忙碌碌地,苏轼在院子里转,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拍了拍就问,你们说,我这里边都装的是什么呀?旁边有一个奴婢就说,您这里边装的都是锦绣文章。苏轼一听,太俗了吧。本身就是一肚子锦绣文章,还用得着你说吗?是吧,不对,另外一个奴婢说,那都是满腹的经纶哪,治理国家的满腹的经纶。苏轼一想这也用不着你说啊,这个也不对。最后只有朝云说,您这一肚子装的都是不合时宜。苏轼听了哈哈大笑,确实是红粉知己。所以朝云对于苏轼,在人生上、在信仰上,包括在政治上的坎坷,都更多了一份理解。

这种理解跟一般的家庭主妇在生活上的照顾和体贴,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说,在惠州的时候,朝云给予苏轼的是什么呢?就是当家安顿下来以后,她陪着苏轼参禅悟道、谈诗论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苏轼这样的大文人当然需要生活上的照顾,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在精神上的知己,这是朝云能够给予他的。苏轼写过一首词叫《蝶恋花》,应该说这首词跟朝云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很多的史料笔记里边,人们往往喜欢把这首词跟朝云联系起来。这首词是怎么写的呢?说: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很典型的婉约词,写的是男女之间的那样一种很模糊的很敏感的很细腻的情感。那么据说,苏轼写了这首词之后,要请朝云给我们唱一唱吧,朝云还没开始唱呢,泪满衣襟啊,苏轼很奇怪,说,我就让你唱一首词,你至于吗,就哭成这个样子。朝云讲了一番道理,什么道理呢?说:“奴所不能歌者,惟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二句,”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句表达了一种人生无常的观念。你想想看,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眼见得柳枝上的柳絮,柳枝上的柳叶,一年一年的来,一年一年的少,作者又写,天涯何处无芳草,可你翻过来想呢,那就是说,今天你是芳草,明天你就不是芳草,既然何处都有芳草,那么这一刻的芳草,也许就不是那么珍贵了。所以这里边透露出一种什么呢,对生命的深刻的一种无常的感觉,正是这种无常的感觉,触动了朝云的心思,让她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包括自己和苏轼都将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因此她不愿意唱,她觉得唱这个东西好象是唱自己的哀歌一样,没过多久朝云就去世了。所以这首词,就好象是写给朝云的一个谶词一样。朝云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去世了以后,苏轼在写给她的祭文里边,没有一句话表现出来男女之间那样一种非常柔情的、非常思念的儿女情长的话,一句都没有,他的那个祭文写得更像是给一个同道者,给一个知己,给一个朋友的一个祭文,这非常充分地说明了朝云在苏轼心目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位置和独特的位置。

【画外音】:侍妾朝云让苏轼的人生充满了浪漫与多情,她虽然身分卑微,却能够带给苏轼精神上的理解和愉悦,苏轼也因为朝云的存在而为旁人所艳羡。苏轼生命中的三位女子,各个不同却又个个精彩,正因为她们对苏轼的爱,苏轼才得以成为我们今天所推崇的苏东坡。

  在前面几集中,康震副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杰出的眉山苏轼三父子,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成功,来源于从小受到父亲苏洵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杰出代表的苏轼,追求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那么在“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并不顺利的苏轼,将怎样“齐家”呢,他的儿子是否也象他那样才华盖世、满腹经纶呢。

【康震】:苏轼这一生啊,前后一共有过两位正妻,一位侍妾,四个儿子。最小的儿子苏遁夭折了。那么他的这个三个儿子,老大叫苏迈,老二叫苏迨,老三叫苏过。老大是在苏轼二十四岁那年出生的,苏迨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出生的,苏过是在他三十七岁的时候出生的。苏轼对待这三个儿子在教育方面啊,有个总的原则,这个总的原则是基于自己自身的教训而提出来的。他有一首诗怎么说呢?他说啊: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洗儿》。

  这什么意思啊?人家养了孩子,都说孩子多聪明啊,越聪明越好,但是我不,我不愿意让我的孩子聪明,我这个人一辈子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希望我的孩子呀,笨笨的、慢慢的,不要显示出聪明来,就这么无病无灾地长大成人最好。所以苏轼呢他对孩子是这样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我前面曾经讲过,他被贬惠州、被贬到儋州的时候,他都不希望连累孩子,他自己这一辈子,遭受了很多很多的苦难,他再也不愿意让这种苦难让自己的儿子来分担,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痛苦,(所以)这个就体现出什么呢?就是一个天才的人物,由于自己的这样一种在时代的天才的文学的文化上的才华而遭受的各种的厄运,反映到他儿子的教育上,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分聪明,这真是时代和历史跟苏轼开的一个很大的玩笑。我们先来看他的长子苏迈有些什么特点。这苏迈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什么这么说呢?苏轼在湖州被抓的时候,只有苏迈被允许陪伴他到开封。后来苏轼被抓到开封监狱里边,又是苏迈天天给他送饭,后来,被贬黄州之后,又是苏迈首先单独陪伴他的父亲先到黄州把家安顿好。等到苏轼被贬到惠州之后,又是苏迈到后来率领家里二十多口人赶赴惠州与苏轼汇合。所以他这个老大呀,是家里边的一个顶梁柱。苏轼对他这个老大有个评价,四个字,叫:天资朴鲁。他很淳朴,很治实,不是那么聪明,但是都干的是实事。所以老大苏迈给我们的印象就是非常地质朴,整体上他是家庭的总管,为人不事张扬,这是他性格的特点,也是苏轼对他的期望。这个老二叫苏迨,苏迨从小发育有点慢,到四岁的时候还不会跑,所以苏轼就很着急,请了个和尚叫辩才,专门为他落发摩顶,据苏轼讲一落发摩顶这孩子立刻跑得跟别的孩子一样快了,这个孩子从小发育比较慢。后来他娶了谁呢,苏迨娶了欧阳修的孙女为妻子,两家是世交。

【画外音】:长子苏迈和次子苏迨并没有继承父亲苏轼的满腹才情,让我们不禁有些失望。究竟是孩子本身的资质愚鲁,还是苏轼仕途上的坎坷,耽误了孩子的培养呢?在三个儿子苏迈、苏迨和苏过中,苏轼最喜欢谁呢?

【康震】:苏轼最喜欢的是谁呢?是老三,就是这个苏过。苏过有一个外号,叫小坡。因为苏轼号东坡,他叫小坡,这个孩子的性情最像苏轼。又因为苏过后来是唯一陪伴苏轼在海南度过了那几年最艰苦的生涯,所以苏轼对这个最小的儿子最有深情。在海南的时候,苏轼对这个苏过,有三方面的教育,一个是人格修养,第二是学业文章,最后一个是办事的能力。你注意啊,苏轼对他几个孩子的要求都很实在,并不过分,你比如说在海南的时候,因为这个苏过陪伴着父亲,走过了很多艰苦的岁月,自己养成了一种耿介不屈的一种性格,他自己在诗里边说:不涉忧患那长生。一个人要是不经历点苦难,那怎么能够长大呢?苏轼对他非常的赏识,说什么呢,说:某既缘此绝弃世故,身心俱安,而小儿亦遂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也,(哈哈。)什么意思呢?说我自己历经了生活的磨难之后,已经能够做到身心两安,不为外物所动。没想到我这个儿子,也象我一样,能做到超然物外,这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他感到非常地欣慰。所以他在苏过这个孩子的身上,总是能够看到什么呢,自己的影子。为什么苏过后来人把他叫做小坡呢,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但是遗憾的是什么呢?他这三个儿子啊,由于苏轼本人一生颠沛流离,特别是到了后来晚期的时候,在政治上总是陷入到一个又一个的波涛当中,所以也影响了他孩子的仕途。他这三个儿子里边,都没有谁做过很大的官,论起诗文创作,只有小儿子苏过,后来很有一些诗文流传了下来,也成为他这三个孩子里边,应该说在文学方面才华最高的。

  所以后人说什么呢?说苏轼是很幸福的。为什么幸福呢?说他在少年的时候,有好父母;到他中年的时候、壮年的时候,有好的伴侣;到他晚年最倒霉的时候呢,有非常孝顺的、而且很有才华的子女陪伴着他。但其实呢苏轼也是很不幸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年轻的时候、(那个)对他非常好的妻子,早早就去世了。到了中年的时候,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朝云还有王闰之也都先后去世了。那么到他晚年的时候,本来他这三个儿子在他的教育之下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事实证明,也正是由于他晚年遭到了政治上的很多的厄运,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所以无论怎样讲,就是在苏轼这个人的身上,我们从他的家庭里边能看出来,这个家庭的发展,这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命运,其实都跟苏轼的命运息息相关。但同时,虽然由于苏轼在政治上遭到了很多的不测的风浪,可是这些孩子、包括他的妻子,也都从苏轼的身上获得了很多精神上的帮助。那么应该说,在苏轼的一生的历程当中,还有一个人也扮演了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角色。这个人呢,就是他的兄弟苏辙。要讲苏辙呢,我们就要等到下一集《手足之情》的时候,再给大家讲。这一集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画外音】:苏轼与苏辙,北宋王朝的双子星,两个人深厚的兄弟之情,为什么终生不变?是什么让苏轼有感而发,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中秋绝唱《水调歌头》?民间盛传,苏轼有个聪明美丽的妹妹苏小妹,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继续讲述苏轼的《手足之情》。

Ⅳ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苏东坡》第四集成竹在胸

苏东坡写出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引领了宋代尚艺书风的发展。告别黄州路过金陵,与王安石再次相遇,当年的政敌能否相逢一笑泯恩仇?

菊池隆村生活在日本的多摩市,他的祖父是日本着名的富商——菊池惺堂。除了积累财富,菊池惺堂喜欢收藏古董书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州寒食帖》曾是他最珍贵的藏品。

日本,菊池隆村:“我实在惺堂先生逝世后出生的,从父亲那里听说惺堂先生买进《寒食帖》的故事。那个时候《寒食帖》经历圆明园的大火,之后流落民间,惺堂先生买回来,拿到了那个时代的珍品。”

菊池隆村郑重更衣,他将前往东京的家族神社祭拜自己的祖父。

日本,菊池隆村:“关于那间宅子,我是完全没有记忆的。在我出生之前,由于关东大地震时候的一场火灾,(宅子)已经被烧掉了。从那以后,由于种种事情,已经七八十年前的事情了。这里是惺堂先生曾经住过的庭院的附近,这里开始全部都可以看作是当时的庭院,现在都重建了,所以什么都看不出来了。惺堂先生曾经住在这里的时候,发生了令整个日本都陷入危险之中的关东大地震。他(菊池惺堂)像飞一样冲进屋子,把《寒食帖》抢救了出来。当时我的祖父,他已经六十岁了。惺堂先生当时已经将《寒食帖》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了,也要让后人好好保管。”

菊池惺堂对于《寒食帖》的抢救,造就了这幅名作大难不死的奇迹。后来,《黄州寒食帖》辗转来到台北故宫,成为这里最受瞩目的藏品之一。

公元1082年,苏东坡来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按照传统,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苏东坡凝望着窗外的雨丝,突然间有了写字的冲动。他拿起笔伏在案头,写下了《寒食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衣若芬主任:“刚开始他写‘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自己到了黄州过了三年。”

台湾实践大学:“就春天走得好快!还来不及看花,然后整个(海棠花)因为大雨,就造成了红白花瓣散落在泥污里面了。所以他自己很感伤。”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衣若芬主任:“讲到了寒食节不停地下雨,甚至这个雨呢还流到了他的家里,让他的家就好像是一个小舟一样,慢慢地他的情绪就产生一种波动。”

山中无日月,时间早就被遗忘了。对于寒食节的到来,苏东坡更恍然无知,直到看见乌鸦衔着坟间烧剩的纸钱悄然飞过,他才想到这一天是寒食节。

书法家,刘正成:“他书写的时候,先是比较平和地书写,随着他的感情的起伏的时候,这个字逐渐变大,推向高潮。”

苏东坡把一个流放诗人的沮丧与憔悴写到了极致,心如死灰,不能复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衣若芬主任:“想要去扫墓,没办法去他的一些想法也没办法好好地传递给朝廷,他也表现出来对人生的一种无力感,那个时候真的是心如死灰。”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东方艺术部,马麟主任:“苏轼想要表达的东西是非常个人的,他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是非常强烈的,感觉他似乎一直在挣扎,感觉有点像西方的歌德,他是中国的‘歌德’。”

饱经忧患的苏东坡在四十六岁终于了悟,艺术之难不是难在技巧,而是难在不粉饰、不卖弄,难在能够自由而准确地呈现一个人的内心处境。

美国国立亚洲博物馆中国艺术部,司美茵主任:“看苏轼的书法,你能看到他的坦诚、直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衣若芬主任:“因为《寒食帖》比较像是一个写给自己看的作品,所以其中有一些字,比如说多余了或者是写错了,他就很率性的在上面做一些记号,所以更可以看得出来那样的一种真性情。”

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朗诺教授:“他不希望自己受到之前书法大师的限制,他没有一个‘法’。”

十八年后,这幅《寒食帖》辗转到黄庭坚的手上,他挥笔写下这样的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台湾实践大学,卢延清教授:“他(黄庭坚)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这是非常高的褒扬,说他(苏轼)诗写的很好。”

台湾书法家,傅申:“他(黄庭坚)认为说《寒食帖》是苏东坡最好的,再写也不一定写得出来。”

黄庭坚的题跋论语精当、书法绝妙,与苏东坡的《寒食帖》可谓珠联璧合。

吉林大学文学院,由兴波副教授:“有一次黄庭坚很苏东坡开玩笑就说,说您的字一个个胖呼呼的、扁扁的,就像石压蛤蟆,拿一个石头把一个蛤蟆压扁了。”

台湾书法家,傅申:“因为黄庭坚是大字,时常有一长竖。那苏东坡也很诙谐地回答,他说你的字像树梢挂蛇,有的时候拉长拉的不好,像一条死的蛇挂在那里没有生命。”

在繁华的东京街头,有一家名叫荣丰斋的书法教室,每个周末书法爱好者都会来这里上课,临摹《黄州寒食帖》是今天这堂课的内容。

日本荣丰斋书法教室教员:“这幅作品里,字与字连续的部分非常的多彩,所以在书写的时候途中尽量不要停下。如果不连续的话,写字的心情也会中断。书法是人的内心画像,人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心,这些都可以通过书法来表现出来。”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板仓圣哲教授:“我认为苏东坡,给日本书法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苏东坡作为现代日本书法的一个憧憬而延续着。”

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浅见洋二教授:“有一句有名的话,‘东坡、山谷、味噌、酱油’,也就是把苏东坡与黄庭坚(山谷)比作如同味噌、酱油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日本从古至今出现了很多“东坡迷”,在京都这个古老的城市,便住着一位“东坡迷”。

日本书法家,杭迫柏树:“我非常喜爱苏东坡,一度甚至想要收集一切关于苏东坡的东西,想要临摹他的所有作品。”

十几年前杭迫柏树来中国时,看到一幅落款为苏东坡的墨竹图。虽然他知道不可能是真迹,但还是因为太喜爱苏东坡,便买了下来。

日本书法家,杭迫柏树:“虽然不是真迹,我非常珍惜这个卷轴。”

直到今天,年近古稀的杭迫柏树依然一遍遍地临摹着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希望通过这些优美的线条,来完成自己与偶像的心灵对话。

公元1082年,年轻的米芾从遥远的湖南来到黄州拜望苏东坡。那一次相聚,酒酣耳热之际,苏东坡拿出一张宣纸,叫米芾贴在墙上,自己面壁而立,悬肘画了一幅《枯木怪石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山教授:“文人画主要不是以技法取胜,以这种寓意取胜,像枯木,你不(会)感觉到萧索、落寞、死亡,按照中国人古代的理解,冬季万物皆枯,但是大地在孕育着生机。”

苏东坡用自己独具功力的书法功底,引领了中国“文人画”的潮流。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履生副馆长:“苏东坡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文人画的美学标准,在这样一个主流价值观中,人们对于绘画评判的标准已经不在于你画的像与不像,重要的你是表达画面的意趣。”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东方艺术部,马麟主任:“同时代的欧洲,其实还是很原始的状态,只有宗教画,没有表现、没有委婉的书法,不会更加细腻地表现。但是中国在当时的艺术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美学标准,一种对于美的品味。”

除了喜欢画石,苏东坡也爱画竹,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美国国立亚洲博物馆中国艺术部,司美茵主任:“竹子在风中、雪中弯曲,但是雨雪之后,它有挺拔回来了,那是一种‘正直’的代表。竹子身上有坚持和不屈服的品格。苏轼自己经历了很多挫折,觉得自己和竹子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追求。”

有一次,米芾发现苏东坡画的竹子没有竹节,而是一笔从底部画至竹梢,就好奇地问为何不一节节分着画?苏东坡回答,竹子生长时哪里是一节一节长的呢?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履生副馆长:“他(苏轼)提出的‘成竹在胸’的理论,对于竹子的这种基本的观察,他是至为重要的一个内容。”

公元1083年,在黄州生活了三年后,苏东坡见到了自南国北归的好友王定国。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冷成金教授:“这个‘乌台诗案’以后,受牵连的人很多,其中王定国就是受牵连的一个人。被贬回来的时候呢,在苏轼给王定国接风的席上,王定国的这个妾啊,也叫柔奴,唱的非常好,她的歌声非常地美,使人心静。本来(苏轼)以为(王定国)贬到岭南去,应该回来非常憔悴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他(苏轼)觉得很奇怪,他就问这个柔奴,就说你这个心态为什么能调整的这么好?这个柔奴就回答他几个关键词——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柔奴的回答触动了苏东坡的内心,当即作词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你到了那个地方,你就把自己当作本乡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去掉那个陌生感,你才能让自己的身心获得一种舒适感。这并不是说强迫你便认他乡做故乡,(而是)因为你得生活,你得活下去,而且要想办法活得好一点。他从这个柔奴的身上,提炼了一种价值观。而苏轼自己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

临皋亭下的江水不舍昼夜,一晃,四年过去了,就在苏东坡把黄州当作自己的故乡,决心做个安然的农夫时,他的命运再一次发生转折。公元1084年的春天里,苏东坡收到了调离黄州的一纸诏令。天高地远的黄州,将他生命中的悲苦、艰辛、安慰与幸福都推到了极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几乎都在这里完成。

湖北省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涂普生会长:“黄州成为了苏东坡的精神地标,那么东坡文化又成为了黄州的文化标识。”

黄州的乡亲好友同样不舍,纷纷携酒相送。

湖北省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谈祖应副会长:“四月一号决定走,他又给乡亲们留下一些纪念品,给他写这个前后《赤壁赋》,花了好长时间。四月七号离开黄州,黄州有十几个人,十九个人把他送。”

苏东坡就这样离开了黄州,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以后的日子里,每当他遭遇政敌迫害,痛苦无解时,他都会想起黄州,甚至打算逃回黄州去,在东坡上重新开始耕种生涯。

湖北省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谈祖应副会长:“黄州是苏东坡先生最美好、最温暖的人生记忆,是他梦魂萦绕的精神家园。这里有临皋亭,这里有东坡,这里更有雪堂,这里给他的记忆太多太多。用我们现在的话说,痛并快乐着的地方。”

苏东坡辞别了黄州,过金陵时他要去拜见隐居多年的王安石。当年王安石力主变法,希望借由变法富国强兵。初入政坛的苏东坡挺身而出反对变法。

湖北省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谈祖应副会长:“王安石和苏东坡之间,他们都是君子之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冷成金教授:“我们的政治观点可以不同,但是我们的人格都是高尚的。”

王安石虽曾掌握相权,但晚年命运坎坷,经历了亲信的背叛,变法失败,又经历了丧子之痛。王安石选择了归隐金陵,从此不问世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但是他很关注苏轼,特别是(对)苏轼在黄州的动向是非常关心的。那么,有一次黄州有人来,来人告诉他,最近苏轼喝醉了,醒了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写的非常好。王安石说那赶紧去拿来啊。这个拿来的时候离掌灯还有一段时间,可是呢夕阳已经西下,外面的院子已经很昏黄。王安石等不及,立刻就着晚霞的昏黄的日光,在这个地方阅看,一边看一边说:苏子瞻(东坡)真是人中之龙啊!说这个文章写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听闻苏东坡过金陵,王安石迫不及待地赶往江边,去等待苏东坡的到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苏轼应该算是王安石的晚辈,而且从官职上来讲,他(苏轼)是他(王安石)的下属。苏轼开玩笑说,今日子瞻敢以野服见大丞相,作揖。王安石挽着他的手说这世间的礼俗岂能适用于我等二人。(就是)我们这样的人沟通是没有障碍的,甭跟我来这个。”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赵冬梅副教授:“两个人就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当世两大才子之间的一次会面,两颗最耀眼的星星,论学问、论性情,都是最出色的两个人。在金陵,那也是属于千古一遇的这样一个会见的场面。”

在金陵相会的日子里,苏东坡与王安石唱和诗文,谈佛论道,从前的争论也都成了过眼烟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苏轼跟王安石两个人在政见上是有不同的,甚至是有相悖之处的。但是宋人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有时候有这种意气之争,或者政见之争,这不奇怪,但是好像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到私人的关系。政事于他们而言反而是低一个层次的问题,他们有一个更高的一个层次的沟通渠道,在这个渠道上(沟通)是畅通无阻的。在这个渠道里边,尽力地展示的是他们的才华,他们在才华上彼此认同度是非常高的,引以为自己的友朋。”

那是苏东坡在羁旅困顿中最痛快酣畅的一段时光,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弥合着横亘在两个人之间的鸿沟。那一次金陵相别时,王安石慨然发出这样的长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苏东坡回到汴京后,慢慢地在动荡中离散的朋友们又重新聚集起来,他们在驸马王诜的西园举行一次雅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衣诺芬主任:“宋代的文人他们本身文化的品味非常地高,而且喜欢彼此交流对于文化的或者是艺术,包括书法、诗歌和绘画的看法。”

李公麟作画描绘当时的情景,这就是《西园雅集图》。在北宋,一个小小的私家花园就成为融汇那个时代辉煌艺术的空间载体。

台湾实践大学,卢延清教授:“虽然有十六个重要的文坛的人士,其实整张画是以苏轼为中心的。因为这些人几乎都是跟他有密切关系的人。”

《西园雅集图》后来也如“夜访赤壁”一样,成为被历代画家不断回放的经典场景。当西方文明的光泽隐遁在中世纪的幽暗里,中国则在宋代迎来了自己的“文艺复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衣诺芬主任:“有人问我,你最想回到中国的哪一个时代?我常常说我最想回到的是宋代。”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冷成金教授:“大学者陈寅恪先生曾经说中国的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东京大学,小岛毅教授:“在日本,大约一百年前,一位叫做内藤湖南的学者曾经说过,宋代以后就是近世了。”

在这个时代里,个性个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舒展,而所有艺术种类的变化,都在苏东坡的身上汇拢交织。在政治漩涡里挣扎沉浮的苏东坡,虽然在艺术上并无野心勃勃的构想,却在无意间争得了那个时代的文坛首席。

Ⅵ 百家讲坛中康震老师讲苏轼的,当他念到十年生死两茫茫时的背景音乐叫什么是曲子

自我看百家讲坛,10集的苏轼是最喜欢的,每每重新观之,不觉厌烦,喜爱犹深。 喜欢苏轼这位大文豪是主要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的精彩讲解。北师大的教授个个另人敬佩,现在正在播出的《论语》就是北师大的教授于丹。以前只知道他的几首词和苏东坡这个名字。在看完节目后,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个生动的苏轼:豪迈,开朗风趣,爱憎分明,爱国为民,做人达观不拘小节,人生起起浮浮但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苏东坡追求的是儒、是道、是佛,但又非儒、非道、非佛,是仕进之人生,又是终生追求隐逸之人生。这些正是东坡人格魅力之所在。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集大成,是一次最好的中和。 面对如此伟大的人物,我所能理解的实在有限,写的水平也非常有限。 但求大家看后能对苏轼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喜欢上这位千古难得的奇才。 先说苏轼的父母,苏轼的母亲程夫人是一位很有政治见解的妇女,官府小姐出身有非常良好的教养和学识。有一次她给苏轼讲《后汉书 范滂传》。东汉名士范滂反对宦官专权误国,汉灵帝大逮党人,范滂镇定自若的前去投案,其母和他诀别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全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程母讲到这里,激动不已。苏轼问:"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程氏坚定的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苏轼因此自幼立志以范滂为楷模,为官后清正廉洁,奉公爱民。他在任开封府推官期间,秉公执法,断案精敏;任徐州知府时,洪水将淹城,他"誓与城共存亡",发动吏民抗洪保城,使百姓免遭洪灾之害;在任杭州知府时,他关心民瘼,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百姓感其德,家家挂其画像,饮食必祝,并建生祠以纪念。由此可见,母亲的早期教育,对苏轼后来的道德节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觉得很感动,有这样的母亲,才有了这样的苏轼! 父亲苏洵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要求很严格,他一生没做什么大官,但却培养了北宋文学的两个奇葩,父子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 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相当于现在全国高考的第二名,实际是第一名,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徇私舞弊,把这份考卷点了第二名,实际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第一名。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定期,录取的人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起伏很大,他在北宋王安石变法上意见相反,属于保守派,官场上始终被卷入派系斗争。 苏轼的仕途开始于凤翔县,他的顶头上司陈公弼对他总是挑刺,不给他好脸色看。让苏轼很生气,其实陈公弼是用心良苦。苏轼后来非常后悔年轻时对陈公的不敬,这是在经历过许多人生波折后才体会到的,后专门为陈公作传。陈公弼的儿子就是陈季常,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朋友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苏轼第一次官场落难是因为"乌台诗"案,差点送命,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上书恳请宋神宗不要杀苏轼。最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在那里苏轼与民为乐,耕作为生,在黄州苏轼得到了苏东坡这个称号。也是在黄州苏轼做出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后来苏轼重新被启用,在赴任之前去见了一个人-王安石,这次会面两个人象多年的老朋友畅谈了一个多月,屏弃了政见上的不同。在苏轼离开后,60多岁的王安石说:"不知在过几百年后才能再出苏轼这样的人物。"苏轼

Ⅶ 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2)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篇四

近日,看了《百家讲坛之苏轼系列》,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精彩品读苏轼跌宕传奇的别样人生,走近苏轼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巨人。

对于苏东坡我们非常熟悉,他留给我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从小接受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询是大散文家,对儿子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在苏轼六十多岁时,被贬到了遥远的海南岛,在艰苦的条件下,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醒来后,他写了一首诗记录这个梦,诗中写道:“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桩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苏轼在花甲之年,犹梦到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可见他的父亲对他的要求是多么严格。正是这严格的要求影响了苏轼的一生,造就了一位文化巨人。

不管教育怎样改革,家庭教育始终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关注人性,关注品格,既严厉又慈爱。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篇五

央视当红栏目《百家讲坛》,由康震教授再次“评说苏东坡”。对于苏轼自况人生情怀的词句,康教授引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权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一次途中遇雨后的追记。(注:古时黄州即海南岛,苏轼被贬后的发配地。)东坡公文才绝代,这首诗意泰然自若,任天而动,既不同于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孤冷,也不同于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此正是显出苏轼本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智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激情,这潇洒智慧激情的诗句倾倒了千年来的读书人,时至今日,学界仍在评品千年前的苏东坡词章与他的人品情操。

康震先生把“特别富有生活的情趣,特别善于发现创造生活的趣味”作为苏东坡给我们最强烈的第一印象。苏轼在世俗生活中以佛教禅理为味,在一切平凡生活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心存喜悦,人间便恒常是好时节。说到苏轼“面对生活苦难,表现出超然旷达的境界”,更是折服天下人的一大亮色。与李白诗仙比之,李白思想中道家成份居多,苏轼思想中佛禅思想为主。道家的“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天道道体的境界,并进一步提出“无不为”,人应效法天地,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做到无私而大公。佛法的精髓——大乘思想不仅要严守小乘的诸恶莫作,进一步还要积极奉行众善,救人济世。苏轼“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称得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处的“青云”绝非“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功名利禄的“青云”而是一种境界。

《梁溪漫志》记:“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东坡自儋(海南岛)北归,小居阳美(今江西宜兴)……买一宅,坡倾囊而偿之,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衰,何其悲也!……遂与邵(邵民瞻。苏的学生)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钱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竞不索其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把买来的房屋,无代价的还给老妇,并当面焚烧房契不索一文。当时的苏轼刚从海南岛流放几年后回到江西,身文所剩无几,只好借居朋友家。若以当代人看来,就是再富有也未必有此一举了,当今人为房为宅是寸土必争,为此打官司不屈不挠斗争到底,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连放在墙脚的扫帚也常常会被人拿走,与古人相比,我们顿觉汗颜。苏公后借居友人处,于当年病逝,逝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超然与旷达,是东坡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具大慈大悲,忘却自我,深爱一切有情众生,不为赞誉,不为受惠,随缘放下,心境开阔。因此才在平和随意的外表下,外呈洒脱而内心清醒,即不逃避社会现实,更不会随波逐流,坚守一颗觉悟心,获得超越时空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