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舞蹈基本动作16个是
如下:
1、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
2、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
3、硬腕
双手同时提压腕、双手交替提压腕。
4、揉臂
以肩背肌肉推动锁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后圆形揉动,同时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传导。肩背揉起,肘、腕、手指连续相跟揉起。
5、揉肩
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后摆,同时右肩向后摆,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后扭动,同时肩略耸。
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一般是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二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
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等等,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❷ 蒙古舞蹈基本功
蒙古舞蹈基本功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蒙古舞的训练教学视频,跟着我一起来观看吧!
一、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二、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三、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把杆训练组合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5.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6.(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八、下腰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九、劈腿
有利于拉伸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2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3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
十、小跳组合
训练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
❸ 蒙古舞哪儿可以下载到(视频的)
6月1日 20:40 蒙古族一直都被成为辉煌的“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舞蹈属于草原舞蹈文化系列。自古以来,内蒙古一直是诸多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纵马驰骋的天地,充满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淳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舞主要用抖肩、笑肩、碎肩、硬肩、软肩、硬腕、软腕、揉腕、马步、跟步等动作姿态,来表现蒙古族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特色,舞姿风格热烈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如何跳好蒙古舞: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412
《大家来学民族舞》:http://board.verycd.com/t330072.html
网上有学跳蒙古舞的光盘卖,没找着现成的下载,如果真有兴趣不妨买来学习!
❹ 女子蒙古舞参赛作品有哪些
(三)作品表演欣赏
1.《鄂尔多斯舞》
《鄂尔多斯舞》由贾作光编导,明太编曲,1953年于呼和浩特由贾作光、斯琴塔日哈等和内蒙古歌舞团第一场演出。1955年获第五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节舞蹈比赛冠军,1994年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经典作品奖。
《鄂尔多斯舞》是着名编舞家贾作光的创作和表演,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作品取材于内蒙古宗教舞蹈《喇嘛舞》中的“鹿神”和“拜金”等动作材料。舞蹈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欢快的节奏,表现了内蒙古人民解放和主人翁的骄傲和独特的光明豪迈的性格。
整个作品贯穿着情感,强调对生活激情的表达,但情感的层次是清晰而细腻的。第一部分是中板,音乐的感觉很广泛。这是一个舒适,强大,平静和稳定的民间旋律。男子有力的律动,衬托出蒙古人民刚毅的英雄气概。第二部分是小快板,音乐变成了快乐,自由和放松的心情。女性的出现体现了蒙古女性的美丽和聪慧,以及她们与男性接触时对生活的热情。男女之间的交流从未停止过,充满了欢乐。舞蹈的高潮是依靠情绪和音乐节奏的变化来衬托的。音乐是快乐和乐观的,男女群舞,融合生活的激情。
这部作品的动作素材来源于喇嘛舞、蒙古族民间舞蹈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喇嘛舞表现力强,动作粗犷,有助于表现牧民的生活和特点。这是蒙古人所熟悉的,编导将其发扬光大,创造性地形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动态人物形象。一开始,男人们用手放在臀部和肩膀上,迈着大步。在每个动作的第三和第四拍,肩膀随着手臂的摆动而抖动,线条很长,自由,轻松,有力。动作之间的呼吸充分而深沉。手臂和肩膀充满了内在的力量。膝盖的弯曲降低了重心。步伐沉稳坚实,肌理粗犷有力。挺胸、仰卧的姿态,充满了草原的博大气度,也显示了鄂尔多斯人对建设草原的坚定信心。在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女性形象的出现细化了生活中的挤奶、骑马等劳动动作,体现了牧民生活的特点和氛围。肩部动作轻盈,但健康大方,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头部的运动总是稳定的,因为在生活中,女性戴沉重的头饰,脖子支撑着相当重的重量,所以在跳舞时,女性的头部不会晃动。自女性出现以来,男性的长线条动作开始跳跃。步骤的频率被加速。他们和女人结对跳舞。当他们恋爱时,他们甚至用一只脚跳。他们的手放在头顶上。他们像孩子一样快乐。与第一段对比,圆上对穿和顺时针转也用跑动和跳跃感的横错步完成。
20世纪40年代贾作光来到内蒙古草原后,蒙古族舞蹈开始走上艺术舞台。他对草原的热爱成为了他无尽艺术生命的源泉。他创作了几十种反映草原和牧民生活的舞蹈,不仅为中国舞蹈创造了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式,也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认可和喜爱。此外,他还建立了一套蒙古族舞蹈动作训练体系,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词汇都来源于这套体系。贾作光对蒙古族舞蹈的历史贡献,使他在中国舞蹈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2.《奔腾》
《奔腾》的首次演出是在1986年,舞蹈编舞家事马跃。首演团队是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第83届大专班,有申文龙等演员。1986年,《奔腾》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994年,《奔腾》获得了“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的金奖。
《奔腾》是蒙古族男子群舞,它是情感舞蹈的多阶段身体结构。拉开帷幕时,一个令人敬畏的战士的造型。在炽烈的红色阳光下,优美而流畅的抒情音乐使广阔的舞蹈充满了草原牧羊犬的青春活力。
作品《奔腾》的结构简洁,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首尾相互呼应能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并在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加工,开发和创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马步”,“摇肩”,“跳脚”等动作,塑造了蒙古青年牧民骑马奔驰的英俊形象。
该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快板,慢板和快板的舞蹈气氛进行。舞蹈还借鉴了电影艺术中的“慢动作”处理手法,放慢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脚步,彰显着优美的身姿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牧民的英雄气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三段舞蹈动作是第一段快板的发展和演变。它围绕“核心”运动的象征性主题展开,并且在无数变化中不会失去其“灵魂”。因此,作品传达出强烈的紧张感和震惊感。在节奏的处理中,情绪和身体部位的节奏和节奏是完全和谐的,舞蹈节奏,音乐节奏和情感节奏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第一个快速节奏中,运动幅度并不大,这主要是由于牧民放牧和骑马的感觉。在第二个较慢模式中,根据心理情感的内部节奏突出了肩膀动作的节奏。第三段绿浪,音乐节奏加快预示高潮的到来,同时整场演出的演员以大幅度擦臂动作像踩踏大草原的数千名士兵和数千匹马。放牧骑马,将舞蹈推向高潮。临近结束时的鼓乐节奏很快,在不规则的打击乐中彼此回响,出现了“双飞燕”技术,并且第一部分的主题被一次又一次地强调。作品节奏的独特处理反映了它与传统蒙古语词汇之间的差异,真实反映了时代潮流下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真正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
舞蹈《奔腾》充分表现了这个民族的舞蹈特点。该作品的语汇以蒙古族的民间舞蹈动作为基础,并从反映蒙古青年的实际生活情感和精神气质的角度,努力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特征的动作词汇。蒙古舞各个步骤,肩膀和手臂动作的节奏和动态极大地丰富了蒙古舞的动作语汇。
该作品通过塑造蒙古族青年牧民的群体形象,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蒙古人民的民族勇气,从广义上讲,而且代表着整个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状态。
3.《顶碗舞》
《顶碗舞》取材于内蒙古流传已久的传统舞蹈《顶碗舞》,并在此基础上加工、整理变化而来。但创作中却融合了许多现当代建构的蒙古族舞蹈新动态语汇,它不仅在视觉上优雅,而且在技术上困难、复杂和具有挑战性。舞蹈显示传统的顶碗的技术,还包含许多现代和当代蒙古舞蹈动态语汇,特别是上半身和手臂的运动基本上是达到了极致,如大部分的动作在舞蹈的手臂,挥舞着双手,和硬手腕等手臂运动,且强调上半身运动的性能,如肩膀、胸部和肋骨等。
该作品的动作构图、空间的调度,以及作品的段落设计合理,动作的许多特点都是在中间做的,随着形态的变化,通过类似斜线、并排、三角形、正方形的排列和单人、三人、集体的舞蹈片段,来表现动作的个体结构,同时又表现出作品的整体形态,达到清晰的视觉效果,不仅充分展现了自身空间的动作过程,也形成作品整体的骨架。
作为民间舞,该作品在原顶碗的基础上,增加了碗的数量,增加了舞蹈的难度。该舞蹈的技巧就是通过对道具的运用而体现的,该剧目以自身的民族舞蹈文化口味,以及现当代纯民族舞蹈素材创作的模式,广受观众的欢迎与认可,同时也被不同学院民间舞专业的学生学习效仿。
❺ 有个小女孩跳蒙古舞叫什么
有个小女孩跳蒙古舞叫《乌力吉》。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乌力吉》是小女孩跳的蒙古舞。蒙古舞是16世纪以后形成的民族舞蹈,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其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