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首欧美歌曲名字 一个女歌手唱的,mv是科幻骑着摩托车的形式
这首歌是美国乡村乐女王Shania Twain的《I'm Gonna Getcha Good!》
Shania 发行的单曲曲式从慢板情歌到快版劲歌, 再透过商品广告歌与电影主题曲这些包装, 将乡村纯情风格转成无比庞大的亲和力, 完全打破往昔乡村歌手的专辑仅能跨流行专辑榜却始终无法将单曲推向流行单曲榜的格局。
(1)美女骑摩托车在城市街道视频扩展阅读
"I'm Gonna Getcha Good!"于2002年10月19日空降美国公告牌乡村音乐单曲榜第24名,创下了当时乡村女歌手的最好首周纪录,这支单曲共登榜20周,并于2002年12月7日达到榜单的第七名,成为Twain的第13支前十名单曲和第17支前二十名单曲。这支单曲还登上了公告牌Hot 100 Airplay榜的第31名。
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历练,Shania始终抱持着感恩的心, 更庆幸自己在那些岁月里面的遭遇与感受,让她得以真正的成长, 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小就进入演艺圈,使得她经常觉得很累, 但是她很懂得珍惜今天的一切,面对着无数喜爱她的歌迷,她不敢轻言休息, 继续兢兢业业地前进。
② 求一部电影:美国电影!美女骑摩托车电影!
《鬼童院7.1》《阴阳错7.2》《鬼来电7.1》《电梯里的恶魔6.2》
《死亡魔鬼7.1》《三更二7.0》《战栗空间7.0》《灵异骇客6.6》
《黑色地板》《鬼哭神嚎》《电锯惊魂》《神鬼帝国》
《异世浮生》《达芬奇密码》《小岛惊魂》《身在其中》
《身后事》《雪山惊魂》《我说你做》《厉鬼将映》
《死寂》《鬼影人》《突变怪婴》《第五条大路通向阴间》
《十字狂魔》《死神来了》《万能钥匙》《隔山有眼》
《堕入地狱》《来自地狱》《回到鬼屋》《恐怖废墟》
《最后之完成》《夺命感应》《夺命之爱》《致命ID》
《鬼妓回忆录》《禁止心跳》《斯巴达克斯》《行尸走肉》
③ 骑摩托车的女孩是不是都很霸气
不见得。其实摩托车还是那个摩托车主要看骑的是谁,并非每一个女孩骑摩托都很霸气。
而且我印象中,从上学到工作,身边的女孩子骑的摩托,大部分是那种底盘很低的,安全性非常高的电动摩托。原来有个称呼叫小木兰儿。
我家旁边楼有一个哥们儿,家里有一辆大哈雷。有的时候会看见他咚咚咚地开出去,又咚咚咚地开回来。动静是不小,看着也挺酷,所以非常招人。
邻居上下楼扔垃圾时,都会站在旁边看一会儿。这时有个傻大妞儿,非跟那个哥们说,她会开摩托,想试一试。
那哥们儿也挺大方,说:你玩儿会儿就玩会儿吧。就见那个姐妹趴在哈雷上,就像个七星瓢虫骑个屎壳郎。笑趴了一群观众。
所以不是每个骑摩托车的女孩儿都霸气,你也得有那个身量才行啊。
④ “火遍全网”的江苏女骑警露脸了,为考生护考送祝福,当初她是因何走红的
“火遍全网”的江苏女骑警露脸啦,甜美漂亮的她成为了一大众网友心中的女神!
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来临了。上报道的关于高考的种种事件更是层出不穷,什么“湖北武汉一考生带手机进考场使用小猿搜题”“政府为视力障碍考生准备大号字体试卷并延时30分钟”“高考结束第一名冲出考场的考生说的话”等等新闻,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在这其中,江苏女骑警人美声甜也是在网上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发布的视频中我们看到,身着警服的小芦警官英姿飒爽,丝毫不吝啬花木兰,穆桂英。当真也是一名巾帼英雄。她骑着摩托车而来,还是她那温柔甜美的声音,她说:“高考来临之际,莘莘学子只管乘风破浪,我们保驾护航。”不少网友们看到她的真面目后夸赞她表示她真心漂亮。就是这样一位人美声甜的交警小姐姐,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希望大家平时多多注意交通安全,同时祝高考学子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⑤ 抖音走红的女摩托车手是谁
羽小团、陈可儿、哈雷盟主(安全官小姐姐)、女骑士小污龟
玩哈雷的老炮们,肯定对这位安全官小姐姐非常熟悉,标志性的白色瓢盔,黑色紧身衣,红色的安全官袖章,成为了一群玩哈雷老炮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最近刚刚走完欧亚大陆,被全媒体报道,真是有颜有料,有实力的哈雷盟主。
哈雷不玩匪帮,说什么是哈雷车友?你要说,你的车是883?X48?小弟弟,那些车都足以体现出哈雷的魅力。哈雷豪雅可是匪帮风格改装最理性车款。像江洋大盗一样的嚣张跋扈是豪雅最佳代名词。
这个一个瘦弱的身躯,驾驭一辆大宝马F700GS,这样的强烈的反差,就知道,这位女骑士,骨子里可能住着一个男人。不过从她爱跳舞的抖音里来看,这位女骑士其实更多想展现自己的个性。50万粉也着实惊人。
抖音就成为了社交界中的黑马。至于为什么抖音会这么火,其实跟上面的用户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如果大家喜欢刷抖音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抖音上总是会突然蹦出一个性感妹子,不但长得漂亮有身材,而且各种各样的技术都能够让人深深沦陷,无法自拔。
⑥ 越南旅游实拍:骑摩托车的越南美女最为吸引外地男游客的注意
随着中国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如今已经出现了很多通婚的现象,而我国男性在选择通婚对象时,大多数都会优先考虑越南的美女。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相对来说往来是比较方便的。
而且从物价上来说,越南的消费与国内的一线城市相比还是要低很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游客也喜欢去越南游玩。
游客们来到越南所能品尝到的最地道的水果就是芒果,而实际上,他们来越南除了 旅游 、品尝当地小吃以外,更多的想法是一睹越南美女的风采。
因为如今很多男性在选择通婚对象时都会优先考虑越南美女,并且娶一位越南美女所花费的金额也比较少。
只要你有两万元的存款就基本可以和一个越南美女结婚,而现如今在国内想要结婚的话,手里要有许多存款。
越南除了美女还有更容易见到的就是摩托车,如果说中国是自行车王国,那么摩托车王国无疑就是越南。
在这里人们上路大多都会采用摩托车,高峰期的时候你会看到路上的摩托车甚至比 汽车 还要多。
所以如果你有去越南 旅游 的打算,那么最好去租一辆摩托,这样方便你到处游玩,也方便你探寻越南的风土人情。
同时你还能在越南街头看到许多穿裙子骑车的美女,其实很多人看到这些美女都会有点不好意思,当然,除了摩托车,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入手一辆电动车。
不知道你想来这里游玩吗?
⑦ 骑摩托车上珠峰,最后一次疯狂的青春
慢旅君说:在我们120天的旅行时光里,最奇葩的经历,就是骑摩托车上珠峰大本营。等我们老得走不动路的时候,这些年少轻狂的囧事,可能是坐着摇椅回忆的最后几件故事了。只不过,假如还有机会去珠峰,我再也不想骑摩托车去了……
旅行的第二十八日,从定日到珠峰大本营。
带着满脚的水泡结束318国道上徒步,好心的司机把我们搭车到白坝村,这个村子隶属于定日,我们已经在珠峰脚下。路上又捡了一个广东来的胖小伙cc,只身一人,也是去珠峰。
正在讨论怎么去珠峰的时候,骑摩托车的藏族小伙把我们团团围住。
“你们去珠峰吗?跟着我们走,450元一个人,包门票!”
“怎么去啊?”
小伙子拍拍胯下的“铁马”。我有点震惊,这也能行吗?
小伙子笑了:“你放心啦,我们从小就骑马骑摩托车在这里,路,熟悉得很。”
关于珠峰的传言很多,在拉萨时就有耳闻。最广为流传的是按车轮子收进山费,每个轮子收费100元(不包含在200门票内),自驾上山,四个轮子收400。
我们向藏族骑手求证,他们点头说这是真的,不过自行车和摩托车不收费。看来能省下两百了。
一翻讨价还价,握手成交。我们三人各自骑上一辆摩托车后座,浩浩荡荡前往定日县城。
骑手在前,拧开改装的山寨大喇叭,一路嚣张嘚瑟。定日是最大的中转站,所有去珠峰大本营的人必先在此落脚。县城看上去有模有样的,还有一座高级宾馆,只是价钱高的吓人。我们只打尖儿、不住店,找了一家四川饭店吃晚餐。珠峰下的餐馆果然世界第一高,菜少价贵。本来六个人点六个不一样的盖浇饭,结果老板不干了,说太费事,就点两个品种,炒一大锅分吧!
当晚,住在白坝的村民家里,主人是其中一个骑手的亲戚。房间里没有电,靠随带的手摇式电筒照明。三张藏床,上面铺着看不清颜色的毯子。捡来的室友迅速上床,瞬间发出均匀的鼾声,看来体重和睡眠质量成正比的,让我好生羡慕。
身体很累,精神却亢奋着。坐在黑暗的房间里,不明真相的飞蛾总往脸上扑。不想做无心的杀生,点一盏冷光灯把它们引开。六月的天气,定日的夜晚仍然寒气逼人,我决定先不睡了,去楼下充会儿电。
整座房子只有楼下才有充电器。主人忙把最好的位置让给我们坐。顺便看了一集抗日雷剧,中文配音藏文字幕。情节有点雷,连藏族人都笑了。主人家美丽的女儿只有十七岁,一边看电视一边纺牦牛线。她长发及膝,五官及其清秀,眼睛大、鼻梁高,顾盼有神。我夸她漂亮,她很害羞,却掩饰不住开心的笑容,露出两颗虎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额头和两颊布满青春痘。有一回我看她拿洗衣粉洗头发,猜测可能对洗衣粉皮肤过敏。尽管他们的汉语都不太熟练,我们还是聊得很开心。
回到卧室,钻进睡袋,心中仍然激动不已。世界第一高峰近在咫尺啊!!听说珠峰大本营上看到的星星有拉萨的5倍大,明晚亲自见证。
清早六点多出发,骑士们早已准备就绪。他们用绳子将行李牢牢捆在车后座上。
那时我们尚且不知道自己将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还以为只是普通的盘山公路,因此看见他们使出全身力气拉紧绳子,我是不以为然的。
大部分人选择乘坐越野车从定日到珠峰大本营,两个多小时,不太受罪。骑摩托车去大本营需要三个小时,很少有人这么干。然而路上却也遇到一两个骑自行车去大本营的,喘着粗气使劲蹬,比我们还厉害,真佩服他们。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海拔8844.43米。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归属中国,南麓归属尼泊尔。传说喜马拉雅山住着五位仙女:马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第三女神。尼泊尔人又将它称之为“埃非勒斯峰”(Everest,就是徒步EBC里的那个E,EBC全称Everest Base Cam,珠峰大本营)。
由于从北坡(中国境内)登顶珠峰难度很大,大部分登山爱好者选择从尼泊尔境内登顶。尼泊尔政府允许任何人在3月底到6月初登顶珠峰,而且从不限制人数。而登山探险作为尼泊尔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形成了登顶珠峰的产业链:不仅有专门为外国登山者服务的高山向导,还有专业运输登山器材的背夫。
一位朋友和她先生两年前走过一次EBC路线,前后请向导加装备花了好几千美金,一路太艰苦,高原反应导致头晕目眩,背着氧气瓶边走边哭,还不敢停,停下来就是死。由于珠峰上恶劣的自然环境,珠峰登山客遇难与成功登顶人数的比例也一直维持8%左右,迄今已经至少有236人命丧珠峰。(数据转自2012年羊城晚报)。
在中国境内攀登珠峰,必须要提前三个月申请《登山活动批准书》,以专业登山队形式获得批准。普通游客只允许乘大巴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尽管离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还有19公里,有人(多数是飞机旅游团的游客)已经发生强烈的高原反应,要插氧气管。继续往南约4公里,有一个海拔5200米纪念碑,这段路只能乘坐环保车(每人25元)或徒步前往。过了石碑再往南,就是绒布冰川和攀登珠峰的路。
我那辆车的骑手叫扎西,这是最普通的藏族名字,一路遇到无数个。骑手们都还是孩子,最小的十七岁,最大的也才二十二,却饱受高原烈风的摧残,一副沧桑面容,看着比我们年纪还大。三人都是本家亲戚,一对是亲兄弟俩,另一个是堂兄弟。他们都相当自信,拍着胸脯说,这条路小时候骑马走过无数次,绝对保证我们的安全。
骑着三辆经过改装的摩托车,两边各一枚高分贝喇叭,唱起最炫民族风,一路轰鸣、一路高歌,朝着雪山方向冲锋。
最初的二十公里,是平坦的柏油公路,我还很悠闲地一边看风景一边拍照片。然而,当柏油公路走到尽头,骑手们突然抄近路。一条羊肠小道盘旋直上,这是一条看似无路可走的路,只能看见一条窄窄的摩托车痕,摩托车和我都颠得快要散架,好像骑在马上一样,肝儿都震得疼。我在后座紧紧抓住骑手的羽绒衣,害怕一放手就从车上甩下来。
土里参杂着碎石,轮胎碾过飞沙走石。头车轮胎扬尘,风助尘势,落后的车惨遭土灰蹂躏,人和车都像刚出土的文物,连睫毛上都挂着灰。
谁都不愿意跟在屁股后面吃土。三个热血小伙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头车争夺战,在70°陡坡的碎石小路上飙起了车。扎西的哥哥一马当先,已经领先我们几公里。扎西胆大如箩,明知道按照现有的路线不可能超过他,他竟把油门踩到极限,从盘山路的上游横插过去,飞跃百米山体,直接空降到盘山路的下游!
我:“……”
失重……心都悬到了嗓子眼,想喊,却完全发不出声音……
脑子里意识乱窜,火星四溅,眼前一切变成慢动作——
车子飞下山崖——
重重地砸向地面——
(这是拍电影呢吧?!拍电影还吊个威亚呢,我还没有买保险啊!妈妈我爱你!!妈妈!!)
轮胎摩擦着石头——
轮胎冒烟了!! (质量不错啊,居然没爆胎)
刹车的尖叫声“嘎——”
一个干净利落的漂移动作,车子回到了路上!
我的手已经快把他肋骨掐断了。
半分钟后,扎西就变成车队的头马,轮到他哥在身后吃土。隔着背影,都能感受到他得意地笑声。
后来扎西还夸我胆子大:“你没有大喊大叫!”
我苦笑着说:“汉人也不是你想象中娇气!”
少年,难道你听不见我心里呐喊出的雪崩吗……
在一个挂满隆达(经幡)的山口,我们能看到云层下面连绵起伏的群山,却独独无法看见最圣洁的那一座雪山——它比云层还要高,雪顶隐没在白雾深处了。六月观赏珠峰并不是特别好的季节。即使在珠峰大本营那么近的地方,珠峰的真容也总是若隐若现。但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依然非常震撼。扎西停下来让我好好拍个够。这种随走随停的自由,也只有骑摩托车,才能享受到了。
去珠峰大本营的路并非一路荒芜。过了那些山口,我们路过一段葱绿的农田,还有水草丰美的溪涧草原。
太阳已经升上了天顶。我们在草原上躺着休息,脱了鞋袜,好好洗一洗满头满脸的黄土,松一松浑身散架的骨头。
扎西和他哥哥拿出雪碧招待我们(是真的雪碧),每人一杯,甜甜的,幸福感瞬间满溢。太阳晒得要昏过去,惬意到不想再走。
中午在扎西宗乡吃饭,川菜。满墙都是自驾游客留言。老板看我们风尘朴朴,不是有钱人,于是给打了折,6个人145。狼吞虎咽地吃,因为上了大本营就没什么可吃的了,却又怕吃的太多,一会颠簸到吐,心里很矛盾。自从跨上了这辆摩托车,我才知道川藏线上经历过的那些颠簸,都是浮云啊。
过了扎西宗乡,尽管路程还有一半,路况相对平缓,不用再连续上陡坡了。骑手们加快了速度,大概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把我们送到了珠峰大本营。
珠峰大本营,没有建筑,只有帐篷。四方游客被安排到各个帐篷中,睡的是藏式小床,和行军床一样宽,每一张床上配被子和毛毯,一个床位一晚的费用大概是一百多元。
扎西的堂哥,就经营着这样一顶帐篷。因为是扎西带来的客人,房费给打了折。放下行李稍微喘了口气,扎西带我们去上绒布寺转转,他说那里有一座海拔最高的天葬台(详见我的游记《海拔第一的天葬台,死亡的焦味如此清晰》)。
我们比大部队来得早,帐篷外人烟寥寥,只有几辆自驾游的越野车。隔壁就是绒布寺的帐篷,接待朝圣者。每个帐篷门前都支个摊儿卖纪念品,摊儿是卵石垒起,铺块红布,摆满天珠、琥珀、海洋古生物和海螺化石。原来,“沧海桑田”说的都是真的。在亿万纪元以前,世界屋脊曾经藏匿于海洋深处,它又是花了多少年,才一点点挤出海面,伫立在世人面前呢?
背对着珠峰那排帐篷,中间有一顶是中国邮政。这恐怕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邮局,应该也是生意最好的邮局了吧,每个到珠峰的人,都忍不住要寄一张明信片做纪念。我们在珠峰邮局,寄了两张明信片,一张给我的爸爸妈妈,另一张给他的爸爸妈妈,邮政员拿起邮戳,“啪叽”“啪叽”盖了两下,交给我们。我们一人一张塞进邮筒,还不忘自拍一张,为我们318川藏之旅画上一个鲜明的句点。
这封信不知费了多少周折,等我们走完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回来,又过了两星期,才辗转寄到家。
从上绒布寺下来,扎西的堂哥用牛粪升起炉膛火,帐子里逐渐暖和起来。他问我们是否准备吃饭,我说随意。于是他去了后厨。掀开帘子,原来是两顶帐篷连在一起,前帐住人,后帐厨房。我好奇地探头张望,发现他在下面条,面是方便面,放个鸡蛋。大本营物资珍贵,所需之物无论大小全靠山下供给,一碗面条加上运输成本也得几十块。这里烧水都烧不开,能吃一碗热腾腾的泡面,简直幸福得无以复加。喜出望外的是,他还拿出一袋奶粉,给我们冲酥油茶喝。奶粉是甜奶粉,直接倒在煮好的茶汤里,喝起来有点像云南迪庆的甜茶,和我们在稻城喝的咸酥油茶又不一样了。
驻扎大本营接待游客是苦差事。一年只有半年营业,另半年大雪封山,人员物资全部撤走,不撤走的东西,几场雪一埋,第二年再上来可能荡然无存了,所以年年都要来回搬。物资车一天一趟,生了急病也得等车来了才能下山。帐篷没有通电,发电机的电只够点半天灯,白天全靠帐篷顶的天窗照明。没有电视广播,家人孩子都在山下,每天见到的只有来了又走的游客,其实也挺孤独的。
令我惊讶的是,扎西的堂哥竟然也玩微信,甚至跟客人通过微信预定床位,扎西对此很得意。他说,堂哥用的这个智能手机,是和一个内地客人用一把藏刀换的。堂哥不会写汉字,只会发语音。他一直在和一个姑娘发语音,姑娘叮咛周至,谁都看出两人有点意思。扎西笑着说是一个客人,美女。
我问扎西,你们常年在山上,婚姻大事都是怎么解决的呀?扎西说,我家亲兄弟三人,哥哥娶老婆了。三兄弟只要一个老婆就行了。
我知道他说的是“兄弟共妻”习俗。游牧民族这一习俗,自古是很普遍的。通常男孩子多的贫苦人家,为避免财产和劳动力分散,不分家,把所有的财产给老大娶妻,老二老三和老大“共妻”,三兄弟共同抚养家里的所有孩子。这种婚姻往往是父母之命,婚前彼此不认识,毫无感情基础可言,但很多夫妻也这样过了一辈子。什么爱情啊,从一而终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啊,那都是汉人们吃饱了才会想那么多。
高原上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人,人丁不旺,就没有生存机会。老大对于家族的延续负有责任,也享有绝对的权利。孩子,要多多的生,无论是哪一位兄弟生的孩子,都必须管老大叫爸爸、管生父叫叔叔。如果其他男孩有本事再娶,家里也并不会阻拦。
扎西说:“我也想娶妻,但是得先挣钱。”他们三人都只有二十岁上下,两手空空开始自己的奋斗。在汉地的城市里,同龄人还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生活,藏族男孩已经开始放牛、打猎、挖虫草,攒钱买摩托车,然后开始拉客人、跑运输、开客栈,直到他们有能力、有钱,娶得起自己喜欢的女人。
为了能够自由选择人生,他们付出了很重的代价。比起一生下来就拥有自由的人来说,这些男孩子更懂得什么叫做珍惜。
围着炉火,有人唱起了歌,其他人打着拍子呼应。他们一张嘴,我就觉得每一根汗毛都撑开了似的。真好听啊!
在318国道徒步的时候,我听过牧民赶牛的时候用藏语清唱,声音如同飞鸟,无拘无束。虽然每一句都听不懂,但整首歌的意境,我却好像懂了。藏族人都有一把好嗓子,也许是稀薄的空气改造了他们的肺部结构,高音宁静、澄澈是藏地的蓝天,低音苍茫、宽阔是雄浑的草原。
扎西用汉语轻唱:“姑娘你从远方来,请你留在这美丽的高原……”他的歌声越来越轻,似咏叹,又似惋惜,渐渐露出羞涩的神情。他堂哥笑笑问我:“你结婚了吗?”我点点头,指指身边的崔导。堂哥拍拍崔导的肩膀:“好男人,好运气!”兄弟们一阵起哄,扎西的神情更古怪了,盯着炉膛火焰,却仍在轻轻唱着:“姑娘你从远方来……”
午后,旅游大巴陆续进山,大本营热闹起来。扎西家的帐篷来了好几组游客。他们带着大罐氧气瓶、整包食物和饮用水。有一位大姐高原反应严重,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躺在床上呻吟。一看就是坐飞机直达拉萨的,没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扎西的堂哥说,今天晚上景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会来检查,由于他的帐篷超过人数限额,被查到会罚款,希望我们晚上去隔壁绒布寺的帐篷先坐一坐,等检查的人离开了再回来睡觉。
我还没明白他的意思,他塞给我两张已经剪过的门票,说恐怕有人会查。哦,难怪我们上山的路如此曲折蜿蜒……
据说检查时间是在晚上的十点到十二点之间。我们坐在绒布寺的帐篷里,左等右等,检查的人也没有来。周围已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炉火不旺,冻得我哆嗦。尽管困的要命,为了驱赶寒意,每隔半小时我们就要去帐篷外面走一走、拍几张照片。气温可能已经接近零度了,哈气都冻成白雾。有两三个好摄之友,撑着脚架在拍星空。我没有三脚架,把相机架在路边废弃的汽油铁桶上,设置好长曝。
手指冻得僵直,快门都按不动。虽然没有见过传说中“拳头大的星星”,但是,我仍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
珠峰就在那里,顶着大风漫卷的旗云,就在我对面。风云际会之际,它就像一尊雪白的佛塔,平静似水、岿然不动,从开天辟地时刻,一直站在那里。而我不过是匆匆路过的旅人,为了看它一眼风尘仆仆,在稀薄的空气中热泪盈眶。
这一眼于它是沧海一粟,与我则是大彻大悟。
大美无言。所有的形容词都沉默了。这样的星空下,能证大般若。转瞬即逝的人生,它会有万般诱惑、磨难、羞辱、恐惧,愿我能像雪山那样不为所动。
凌晨两点半,扎西家的人喊我们回去。我们和衣而眠,听帐外狂风呜咽,昏沉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