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鳙鱼是什么鱼,鳙鱼图片
鳙(Aristichthys mobilis)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鱼,大头鱼。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arp 。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鳙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亲鱼于5-7月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 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此鱼,但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主要产地。 鳙生长迅速,3龄鱼可达4-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疾病少,易饲养,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我国重要经济鱼类。 鳙肌肉的营养成分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3.2-83.3克,蛋白质14.8-18.5克,脂肪0.9-7.8克,灰分1.0-1.3克,无氮浸出物0.1-1.3克,热量69千卡,钙36毫克,磷187毫克,铁0.6-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2.7毫克。而且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水分的含量逐渐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则逐渐增加。鳙和鲢的含脂量不同,主要是食物不同而致。鲢、鳙都是滤食浮游生物,但鲢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而鳙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在浮游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是鱼类机体合成脂肪的主要碳源,因而它们肌肉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显出差异。鲢含脂量比鳙高,而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比鲢高。鳙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计有15种,其中8种为饱和酸,3种单烯酸,1种二烯酸,2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3-20之间。鱼体的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 鳙的精华在于头。被日本棋界誉为“超一流棋手”的聂卫平,嗜食鱼头,一顿可吃5、6个。这既由于味美,也由于他认为鱼头可以补脑。鳙肉性味甘、温,有暖胃益筋骨之功效。用鱼头入药可治风湿头痛,妇女头晕。其胆性味苦、寒,有毒,用以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加大剂量,则作用持久。由于鳙鱼胆有毒,降压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故临床上使用需要慎重。吞服鱼胆也会发生中毒现象,其症状与草鱼胆、鲤鱼胆相同。目前无特殊疗法,应引起注意;如无必要,不宜滥服鱼胆,以免中毒。 鳙鱼烹制菜谱 操 作: 1.将鱼头去掉鳞、鳃,洗净后用黄酒、精盐腌约30分钟,取出洗净滤干; 2.将猪肉、冬笋切成薄片; 3.水发香菇去蒂,大的改切成小块; 4.葱白切段,余下葱和姜拍破; 5.豆腐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盛入盘中; 6.炒锅置中火,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将鱼头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再下葱、姜、冬笋片、猪肉片、冬菇、清水250毫升、精盐烧开,撇去泡沫; 7.再倒入砂锅内煮10分钟,然后放入鸡汤500毫升烧开,加上葱段、味精、鸡油,置小火炉上,下入豆腐即成。 贴士:鳙鱼(花鲢鱼)以头制菜,其头宜大不宜小,头大胶厚肥腴,头小拆骨较难。
B. 尼厄丽德(海底人鱼)的真实图片!!可别给我看那些童话世界里的美人鱼
图片实在找不到,给你看一下相关的资料吧。
老普利尼是一位记述过“人鱼”生物的自然科学家,在他的不朽着作《自然历史》中写到:“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
1990年4月《文汇报》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找到这一当今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一个3000年前美人鱼的木乃伊遗体的由来。一队建筑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的一个放置宝物的坟墓里,发现了这一难以相信的生物。这一发现的消息是由苏联考古学家耶里米亚博士在最近透露给西方的。她看起来像一个美丽的黑皮肤公主,下面有一条鱼尾巴。这一惊人的生物从头顶到带鳞的尾巴,计长有173厘米。科学家相信她死时约有100多岁的年龄。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联合日报》发表了题为《南斯拉夫海岸发现1.2万年前美人鱼化石》的报道:科学家们最近发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见到这种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这只动物是雌性的。大概1.2万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现。”柏列·奥干尼博士说。奥干尼博士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州的考古学家,在美人鱼出现的海域工作了4年。奥干尼博士说:“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倾泻时活埋,然后被周围的石灰石所保护,而慢慢转为化石。化石显示,美人鱼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类,头部发达,脑体积相当大,双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鱼类一样,无有眼帘。
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的
1991年8月,美国两名渔民发现人鱼事件,报道如下:最近美国两名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十一条鲨鱼,其中有一条虎鲨长18.3米,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在它的腹内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三分之一象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开始却是一条大鱼的骨骼。当时渔民将之转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验尸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实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对于这副奇特的骨骼,警方又请专家进一步研究,并将资料输入电脑,根据骨骼形状绘制出了美人鱼形状。参加这项工作的美国埃毁斯度博士说,从他们所掌握的证据来看,美人鱼并不是传说或虚构出来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一种生物。
上半身是鱼下半身是人的
科威特的《火炬报》在1980年8月24日报道:最近,在红海海岸发现了生物公园的一个奇迹 --美人鱼。美人鱼的形状上半身如鱼,下半身象女人的形体----跟人一样长着两条腿和十个脚趾。可惜的是,它被发现时已经死了。……关于对活人鱼的发现也是有的。1962年曾发生过一起科学家活捉小人鱼的事件。英国的《太阳报》,中国哈尔滨的《新晚报》及其它许多家报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维诺葛雷德博士讲述了经过:1962年,一艘载有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的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捕获一个能讲人语的小孩,皮肤呈鳞状,有鳃,头似人,尾似鱼。小人鱼称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还告诉研究人员在几百万年前,亚特兰蒂斯大陆横跨非洲和南美,后来沉入海底……现在留存下来的人居于海底,寿命达300岁。后来小人鱼被送往黑海一处秘密研究机构里,供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其它有关发现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5公里深的海底,摄到一些类似人的海底足迹。
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南海底,美国海军潜艇演习时,发现了一条怪船,时速280公里,无法追踪,人类现代科技望尘莫及。1968年,美国摄影师穆尼,在海底附近发现怪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四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腿部有快速“推进器”。1938年,人们曾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发现“蛤蟆人”,鸡胸、扁嘴、圆脑袋,飞快跳进波罗的海里。诸如“人鱼”这类海底奇异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了实物作证,那么它也就由人们所谓的“荒诞”、“迷信”、“神话”的东西转变为当前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课题了。